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揚州:向綠而行 “麥”向新高

去年12月,江蘇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公布了首屆“聯(lián)合杯”優(yōu)質水稻高產競賽活動結果,揚州儀征市大儀鎮(zhèn)路南村西軍組種田大戶李孝明,以畝產802.1公斤成績摘得揚州雜交稻第一。當下麥收結束,又到了水稻機插秧時節(jié),近日,記者走近農田與李孝明交流,探尋這塊冠軍田的高產“密碼”。

“伺候糧田就像養(yǎng)孩子,你對她好,她就跟你親”

在麥田邊,李孝明說:“當時這片地用的種子是‘袁兩優(yōu)1000’,種的是雜交水稻,示范面積120畝,創(chuàng)出了畝產802.1公斤的超高產水平。”這塊田獲得揚州第一的秘訣是什么?大儀鎮(zhèn)農業(yè)農村局局長蘇巨金介紹,良種良法、示范輻射、農技人員掛片包戶、強化培訓指導,保障了糧食穩(wěn)產豐收。

15年前,李孝明和妻子王翠娣選擇當“麥客”,自籌資金購買了人生第一臺小麥收割機。由于技術好、肯吃苦,每年麥收季,夫婦倆白天“趕場”頂烈日,晚上“轉場”披星月,成為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糧食種植區(qū)小有名氣的職業(yè)“麥客”。“這么多年走南闖北,開闊了眼界。”王翠娣打開手機相冊,展示在不同地方拍攝的機收照片。

“麥客”雖然辛苦,但收入可觀。夫婦倆賺了一些錢,改善了家庭生活。不過,從2009年起,考慮到照顧家庭,夫婦倆回到村里,流轉上百畝土地,成立糧食種植家庭農場。王翠娣說:“土地最誠實,伺候糧田就像養(yǎng)孩子,你對她好,她就跟你親。”

“現(xiàn)在種田比以前輕松不少,效益還不錯”

最近麥收季,看著金燦燦的小麥顆粒歸倉,李孝明夫婦有一種說不出的踏實感。“我家田里已經收割完了,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割60畝左右。選種的小麥品種是‘揚麥30’,麥子顆粒飽滿,市場價每斤1.22元,效益還不錯。”王翠娣說,現(xiàn)在種田比以前輕松不少,作業(yè)效率提高了許多。

今年又是個小麥豐收年。自從成了種田大戶后,李孝明夫婦研究如何科學種田。大儀鎮(zhèn)農業(yè)技術員吳正寶介紹,這一季小麥從苗期開始就狠抓管理,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現(xiàn)在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大,農業(yè)技術推廣力度也大,黃土地成了‘金土地’了。”

記者了解到,如今種田現(xiàn)代化,以小麥種植為例,從耕地、播種到收割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yè)。機械收割不僅提高了作業(yè)效率,還降低了小麥拋撒率和破損率,收割完就可以滅茬翻耕。大儀鎮(zhèn)地處江蘇、安徽兩省交界處,適合小麥種植。今年小麥種植面積約5.7萬畝,夏收開始后,鎮(zhèn)里抓住晴好天氣,堅持人機并進。目前小麥收割已全部結束,機收率達到100%。

看集成綠色高質高效高產技術模式的具體做法

李孝明夫婦的示范田是大儀鎮(zhèn)集成綠色高質高效高產技術模式的一個范例。具體做法為:通過寬幅精播技術,有效提高單株成穗率,并解決了超高產田小麥倒伏問題;通過自動噴灌、滴灌等技術實現(xiàn)了水澆地小麥無畦背種植,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有效增加了畝穗數(shù);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增施微生物菌劑等綠色栽培技術,實現(xiàn)水肥菌藥精準管理,解決了作物重茬土傳病害重、灌漿期干熱風影響千粒重提高的制約因素,實現(xiàn)超高產。

通訊員 陳文欣 周文良 記者 趙磊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xiàn)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