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在重慶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力,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國的母親河,長江不僅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經濟發展潛力,也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挑戰,必須堅持共抓大保護,建設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生態優先,共促綠色發展。長江流域的生態系統是維系中國環境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來,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面臨著諸多威脅,如水污染、生態破壞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本次論壇提出的生態優先戰略,旨在通過一系列保護措施,恢復和維護長江的生態健康。通過嚴格控制工業排放和農業面源污染,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同時,加強濕地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恢復河流和湖泊的自然生態功能。通過不懈努力,不僅可以改善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還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環境基礎。
經濟協同,共享發展成果。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覆蓋了沿江11個省市,約占全國GDP的45%。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本次論壇強調了綠色經濟的發展模式,倡導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通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產業,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此外,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交通運輸、能源和信息等領域的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同時,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技術,引領長江經濟帶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文化傳承,共育長江精神。長江不僅是經濟和生態的紐帶,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千百年來,長江孕育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形成了獨特的長江文化。加強長江流域的文化遺產保護,發掘和弘揚長江文化,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要支持地方政府區開展文化活動,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文化旅游和創意產業的發展,通過現代傳媒和數字技術,將長江文化傳播到全國乃至世界,提升長江文化的影響力和美譽度。長江精神,是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勇于創新、包容開放的象征,傳承和弘揚這一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為長江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守護母親河,共筑綠色長江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與使命。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的共同努力下,必將實現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澈、美麗的母親河。(朱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