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常州:產教融合“雙向奔赴”,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

又到一年畢業季。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劉剛告訴記者:“我們與15個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商會進行了對接,搭建政行校企合作平臺,開拓優質就業崗位超過8000個,去年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近六千元。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提前與實習單位簽約,是學校和企業的雙向育人模式,也是產教融合發展的成果之一。”

作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常州堅持高位謀劃,以城市為支點,產業、教育、人才、科技……各部門通力合作,打造出一條規劃科學、系統完備的產教融合發展之路。

高質量職業教育蓬勃發展

在建筑行業深耕了十多年的戴玲華,從來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站到高校的講臺上。

2021年4月起,戴玲華作為企業教師,入駐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日常教學,將上百個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課程內容。“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是我們企業教師的優勢,現實的企業項目更是深受學生們的歡迎,讓專業鏈深入對接產業鏈。”校企共商培養方案、共組教學團隊、共建教學資源、共同實施學業考核評價……在常州,職業院校校企共建專業超過80%。不僅如此,職業教育辦學方向也隨產業發展而“動”、順應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而“轉”、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變”。目前,全市已建成中職省現代化專業群29個、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建設點11個,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吻合度達86%以上。常州建設部、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6個,立項市級現代學徒制示范項目5個,開展現代學徒制、訂單班、冠名班等項目680余個,常州職業院校優質率位居江蘇省第一。

高水平建設載體“強引擎”

今年1月,全國首批28家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榜單公布。由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依托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榜上有名。

堅持以服務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與發展為導向,實體化運行以來,聯合體內“產學研用”181家單位互嵌互融、共生發展,4個產教融合基地入選國家“教育強國”重點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

“我們搭建了新能源產業領域‘產科教’融合智慧云平臺,形成動態更新的常州新能源行業發展分析報告、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行業人才供需清單、技術供需清單,有效破解了聯合體實體化運行難題。同時,校企共建新能源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技術、新能源材料應用技術等專業群,推動實現產教全方位、全領域共建共享,構建了聯合體實體化運行的‘常州范式’。”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席海濤表示。

從“相加”走向“相融”,常州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推進政府部門、在常院校、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和行業組織共同參與,打造“智能制造裝備”等6家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和賦能產業發展功能的市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在重點行業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9家運行規范、合作緊密、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市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有了載體平臺做“催化劑”,“化學反應”的速率加快了,更結出了“科研碩果”。常工院“一院一鎮2.0”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等5個市級產教融合聯盟已服務企業3000多家,每年技術成果轉讓200余項。

高技能人才激發城市“原動力”

在位于上海的世界技能博物館中,珍藏著中國參賽選手宋彪獲得的國內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阿爾伯特·維達獎獎杯。

暑假開始,這位大國工匠就忙著帶訓選手,備賽全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在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宋彪已任教5年,越來越多的技能小將正在這里汲取傳承,用匠心鑄就夢想。在宋彪的培養下,他的學生張維鈺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機械項目中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

常州技能人才輩出,從這里走出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鄧建軍、張忠等一大批技能領軍人才。目前,常州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新型學徒制和“1+X”證書試點,通過“入校即入廠、畢業即就業”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培養“即插即用”型技能人才;積極支持校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創新市屬事業單位編制人事管理,支持職業院校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從龍頭骨干、“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中選聘五年制高職產業教授;支持在常院校高層次人才停薪留職、離崗創業,促進產教人才共享共用。

截至2023年底,全市技能人才總量147.05萬,其中高技能人才41.8萬人,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連續10年位居全省第一。

(記者 許愿)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