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弘揚非遺文化,體驗非遺技藝,感受傳統手工藝之美,豐富社區青少年的暑期生活,7月24日,南京長蘆街道小擺渡村開展“七彩夏日”夏令營之“童眼看非遺”——掐絲琺瑯手工活動,轄區16名兒童參加了活動。
“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瑰寶,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其得名源于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并以藍色為主的琺瑯釉。活動中,老師為大家介紹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知識,以便讓大家了解掐絲工藝,激發更多興趣。經過老師的詳細介紹,小朋友們了解到,制作一幅掐絲琺瑯需要經歷繪圖、掐絲、點藍等多個步驟,流程較多且工藝精細,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專注力才能完成,大家對非遺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濃厚的興趣。
老師選取了粽子圖案作為入門練習,通過掐、掰、彎、折疊、卷翻等手法,將金絲塑造成精美的花紋,再填充以各色釉料,最終呈現出色彩豐富、生動活潑的藝術效果。指尖金絲婉轉,留住流光溢彩。一絲一砂,一繞一轉,點滴間感受非遺文化瑰寶的魅力。每一條曲線,每一個轉折,每一次金絲與點藍的邂逅,繪就出一個個精巧細致的圖案,展示出掐絲琺瑯非遺藝術獨特的文化魅力。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家長們紛紛表示:“雖然制作掐絲琺瑯畫耗時較長,但看到孩子們如此專注投入,我們也很高興。”
今后,長蘆街道小擺渡村將持續整合轄區優勢資源,更好地滿足轄區少年兒童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體驗感,幫助他們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在社區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通訊員 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