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060個”是今年江蘇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之一。今年以來,江蘇推動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版”,堅持“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一體化推進,上半年,全省共1081個小區開工改造,開工率為102%,位居全國第一,惠及居民約27.7萬戶。
“升級版”老舊小區怎么改?江蘇開展設計師、規劃師、工程師進小區活動,廣泛征集群眾意愿,以“一小區一對策”合理確定改造內容方案,更新改造老化和有隱患的燃氣、供水、供熱等管線管道,全面整治小區及周邊的綠化、照明等環境,依據需求增設停車庫(場)、電動自行車及汽車充電設施。
金谷花園位于常州市主城區,是2000年前建設的老舊小區,今年啟動改造以來,當地在更新基礎設施的同時,新建3個非機動車停放點,加裝消防噴淋設施,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老舊小區改造+新能源賦能,讓居民用上零碳、清潔的“綠電”。
常州市鐘樓區金谷花園小區居民潘月琴告訴記者,樓道干凈整潔了,電瓶車管得很好,車主也很遵守規定。
常州市住建局局長彭峻說,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引入光伏屋頂、光伏座椅、光儲充停車場等設施,全力打造綠色節能的“舊改+新能源”可持續模式。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其作為改善民生、推動城市更新的重要舉措。全省各地相繼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的專門工作機制,引導居民共同商定加裝電梯設計施工、資金分擔、后續管理維護方案,成熟一個單元、加裝一臺電梯。1-6月,全省各地結合改造開展加裝電梯4321部,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783部,正在施工建設1139部,惠及約2萬多戶居民。
江蘇省住建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處長劉濤說,在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將完整社區全齡友好嵌入式服務等要求融入改造之中,重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陳忠耀 常州臺 無錫臺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