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建陣地、提待遇、促增收,揚州“三項行動”撬動千村發展力

“全市1418個村和社區,雖然發展有差別,但遇到的問題卻有不少共性,先進村如何‘好上加好’,薄弱村如何培厚‘根基’,都是基層改革創新的發力點。”近日,揚州市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孫凱告訴記者,近年來,揚州圍繞新時代江蘇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計劃,創新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陣地缺失、帶頭人隊伍不穩、集體經濟薄弱等痛點,將建陣地、提待遇、促增收“三項行動”作為市縣鄉村四級“書記項目”持續深度推進,“三管齊下”塑強村級基層黨組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居民吳美玲退休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她日常“打卡點”:在四樓的舞蹈房內與舞蹈隊成員伴著音樂翩翩起舞;在三樓的城市書房享受“與書為伴”的靜謐時光;參加二樓的健康養生講座、手工制作等惠民活動……看著該中心不斷延伸“觸角”、擴大服務“半徑”,她打心眼里高興。

作為揚州主城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施、功能“雙提升”的對象,文昌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從1300平方米擴容到了4700平方米,公益集市、文體驛站、創業園、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等特色功能載體也隨之“落戶”。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的背后,是揚州2020年起全面實施的村級黨組織“建陣地”行動。“我們在梳理摸排中發現,有一些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施老舊、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干部群眾多樣化需求。”孫凱說,為了讓陣地煥新、服務走心,揚州把村(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資金從20萬元提升到全省最高的40萬元,致力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家門口的綜合體”。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揚州創新推行“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服務常抓、群眾常來和聚人氣、聚民心”的“五常兩聚”機制,在全省得到推廣。“今年,全市還將新改造提標81個‘老、偏、小、散’村級陣地,梳理黨群服務中心人氣集聚‘金點子’,持續向村社區贈送群眾迫切需要、喜聞樂見的便民設施,通過貼心服務凝聚引領群眾參與到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各項任務中。”孫凱說。

服務多樣、功能完善的陣地是村級黨組織的“面子”,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則是黨建服務基層群眾的“里子”。位于儀征市真州鎮的佐安村與揚子文旅集團簽訂了村企聯建合作協議,建立“揚子綠籬共富工坊”,由揚子文旅租賃500畝土地進行育種、種植、技術、銷售全方位傳幫帶。佐安村黨總支書記杜仁峰自豪地說,“共富工坊”成效顯著,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57萬元,今年僅蔬菜種植就能給村里帶來經營性收入30萬元。

2023年以來,揚州大力實施“促增收”行動,分別從市、縣機關選派62名、219名干部任駐村第一書記,推動6家市屬國企、63家縣屬國企重點幫扶134個薄弱村。一批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出臺,也為壯大村集體經濟“保駕護航”:每年投入扶持資金5000萬元、各縣(市、區)財政不少于1000萬元,撬動各類資金投向村級集體經濟,全面完成村級債務化解、確保輕裝上陣;在各縣(市、區)每年不少于5%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將不低于50%的計劃指標用于村集體經濟發展,土地收入除規定繳納部分,其余的則全部返還村集體;啟動“新農人”培訓,選派“第一書記”,持續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土專家”“田秀才”“新農人”,持續為鄉村振興輸血、造血……

村集體經濟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領頭雁”。如何讓村書記安心扎根基層?為此,揚州建立起科學評價機制,以村級事務為考核導向,進一步增加村書記考核報酬在收入中的占比,讓基層干部在更高質量地服務群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獲得真金白銀的激勵。在今年高郵舉辦的“群雁齊飛促振興”培養計劃啟動儀式上,高郵經濟開發區(馬棚街道)東湖村黨總支書記黃晨領到了20961元的獎勵,現場共有955名村干部領到“發展激勵金”。按照當地相關規定,發展村集體經濟成效顯著的村,可以提取當年經營性收益增量的10%至20%用于獎勵村干部。高郵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許輝表示,通過獎勵機制可以在基層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讓擔當作為、實績突出的村干部既能嘗到經濟上的“甜頭”,更能拼起工作上的“勁頭”。數據顯示,2023年,揚州全市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12.9萬元,全市74個2022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低于60萬元的“薄弱村”已全部清零。

取得良好成效并不意味著“三項行動”改革創新的結束,而是奔向下一個目標的開始。揚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秘書長焦慶標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引導各類資源向一線集聚,進一步細化已經出臺的財稅扶持、土地保障、金融支持等6個方面20條扶持政策以及27條具體措施,引導各村做好“土特產”文章,打好“綠色生態牌”“傳統工藝牌”“民俗文化牌”,持之以恒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優化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全力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鑫津 張韋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