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連續15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作為開放大省,江蘇與非洲在經貿投資、友城交往、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人文旅游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尤其是經貿往來熱力十足,合作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1-7月,江蘇對非洲進出口1113.4億元,同比增長27.5%,對非貿易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1-7月江蘇對非洲貿易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的基石。江蘇工程機械企業加力賦能,參與非洲當地道路、港口、機場等重大工程建設,有力提升了非洲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水平。昆山三一重機有限公司針對非洲高溫、高濕等自然環境研發了一系列挖掘機產品,優化了機器大小臂靈活度、挖掘力以及履帶的抓地力等多項關鍵指標,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效率和操控性,深受非洲市場青睞。1-8月,出口挖掘機近2000臺,銷量增長翻番,總金額14億元。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三一重機董事長陳家元說:“不光賣產品,同時提供本地的生產、制造、服務網點和研發。根據非洲整個市場的特點以及非洲礦山工況比較惡劣、比較偏遠,解決服務和備件問題。同時,我們在服務培訓當地的駕駛員、當地人員技能水平提升的問題。”
越來越多工程機械、家電、新能源汽車等產品陸續走入非洲市場,彰顯了“江蘇制造”的競爭力。1-7月,江蘇對非洲出口機電產品511.5億元,增長27.7%,占江蘇對非洲出口總值的62.4%。進口方面,在開辟農產品“綠色通道”、關稅減免等措施的加力推進下,非洲對江蘇出口快速增長。
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張欣說:“江蘇與非洲的貿易呈現出了一些結構性互補的特點。依托著江蘇制造業的雄厚基礎,我們對非洲的電動汽車出口倍增,創歷史同期的新高,這體現了我們助力非洲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作為。自非洲進口主要是以初級產品為主 ,前7個月我們進口的農產品增長也有4成,與非洲各國共享中國大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
【江蘇持續推動對非洲投資合作走深走實】
此外,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江蘇企業“走出去”的身影頻頻,不僅拉動當地就業,也促進了“非洲制造”轉型發展。位于張家港的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的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是該國第一座建成運營的工業園,集聚企業145家,吸納當地員工約2.2萬人。截至今年7月,江蘇在非洲投資項目543個,協議投資額59.6億美元。2000年至2023年,江蘇對非洲貿易由48.6億元增至1573.3億元,年均增長16.3%,較同期江蘇省貨物年均增速高4.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