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推進農業現代化,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擁有1165.26萬畝耕地、4553平方公里沿海灘涂,以占全國0.6%的耕地,生產了約占全國1%的糧食、1%的肉類、2%的蔬菜、2%的水產品和3%的蛋類,鹽城,以宜農宜林、宜牧宜漁的獨特資源優勢和生態稟賦,成為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生態最好、體系最全的平原農業區。

魚米之鄉興農事,鹽阜大地好“豐”景。2023年,鹽城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454.4億元,是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中農業總產值唯一超千億元的城市。近年來,鹽城市錨定“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全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



深化“小田變大田”改革

40多年前,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

40多年后,新的問題逐漸浮現。農民承包的小田、碎田,如何開展規?;N植,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2019年9月,亭湖區入選第三輪省農村改革試驗區,針對土地細碎化問題,試點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2023年,鹽城市“小田變大田”改革經驗被中央一號文件吸收。如今,“小田變大田”改革,正在持續向縱深推進。

近年來,鹽城市按照“承包權不變、經營權連片”的思路,最先在亭湖區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據統計,改革前后地塊數量減少70%左右,溢出土地5%左右,每畝減少生產成本200元左右。作為全國唯一承擔“小田變大田”試驗任務的地區,目前,全市已有116個鎮、445個村啟動改革,實現縣鎮全覆蓋,累計完成改革面積140萬畝,其中今年完成40萬畝。

走進阜寧縣三灶鎮中三灶村,水稻田集中連片、橫豎成行,一片生機勃勃景象。該鎮“小田變大田”改革整村制推進試點,為水稻生產和管理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讓廣大種植戶吃下了“長效定心丸”?!啊√镒兇筇铩癁槲覀兇髴籼镩g管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糧田’真正變‘良田’。”三灶鎮種糧大戶陳劍鋒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鄉村全面振興,提出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如何做好“小田變大田”改革“后半篇文章”,已成為農業改革下一步重點。土地集中起來了,如何利用好?不少鄉鎮利用土地資源,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亭湖區五星村在鹽東鎮新建村流轉租用土地2060畝,打造五星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五星智慧農場”。五星村黨委書記孫維亞說:“我們還將發展觀光農業、打造‘周末游’主題樂園,讓市民游客在‘吃、住、行’上有一個更好的去處?!?/p>



加快建設“藍色糧倉”

在響水縣,采取低密度多營養層次養殖模式的海產品養殖基地高效有序;在射陽縣,國家中心漁港·黃沙港二期碼頭正式啟用;在濱??h,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陶灣一號”海洋牧場筑礁引魚……鹽城“躬耕”萬頃碧波,“放牧”藍色家園,唱出了嘹亮的“海洋牧歌”。

沿海,是鹽城面積最廣的潛在增長極。鹽城擁有全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廣的海域面積、最多的灘涂資源,近海海域1.89萬平方千米,占全省48%;海岸線582千米,占全省56%;灘涂面積683萬畝,占全省70%。作為漁業大市,全市2023年水產品總產量124.3萬噸,位列全國地級市第十,占全省23.8%、全國1.8%,是全省乃至全國重要優質水產品供應基地。

今年暑期,響水縣野化馴養的10萬畝斑節蝦迎來了豐收,健康、鮮活的斑節蝦成功“蹦”進了長三角市場?!柏S收期工人每人每晚能捕撈400斤至500斤,一般每斤40只左右。”養殖工人喬登華十分高興。作為響水斑節蝦的核心養殖基地——江蘇三圩鹽場,擁有養殖面積2.1萬畝,創成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今年,該鹽場采用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提供的蝦、蟹、貝立體養殖模式和生態原位凈化技術,預計全年產量可達120萬公斤,產值1.5億元。

從漁業大市成為漁業強市,離不開新動能推動?!尔}城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將海洋漁業作為九大海洋產業之一重點培育,通過推動海洋漁業轉型發展、優化海水養殖布局、培育海產品交易電商、支持遠洋漁業發展、加快現代漁港建設等,支撐海洋產業發展格局,讓海洋漁業成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走進位于東臺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條南生態健康養殖基地,1.6萬畝養殖水面碧波蕩漾?!捌渲?,有4000畝淡水養殖區建立‘一站式’智慧養殖生產管理平臺,涵蓋生產、管理、追溯、營銷各環節,深度整合多源數據,實現漁業生產全過程信息采集,提升漁業養殖數字化賦能水平。”條南生態健康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

“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成了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下一步,鹽城市將堅持把發展海洋漁業經濟作為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做強海洋藍色經濟的重要內容,在做強特色、補鏈延鏈、拓展空間、科技賦能上求突破,著力建設“藍色糧倉”。



激活種子“芯”動力

自動噴槍在田邊分布成排,水霧在空中均勻噴灑,水稻在噴灌中愈發翠綠……這是阜寧縣中江種業制種水稻示范田在水稻制種時令人驚嘆的一幕場景。

中江種業今年新引進的智能噴灌系統,可以通過測控氣溫實現水稻精準噴灌,滿足生長期水稻灌水和降溫的需求,助力培育出更優質的“金種子”?!斑@個智能噴灌系統能模擬適合植物生長的小氣候。在中午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可明顯降溫4攝氏度以上,田間濕度增加10%左右,這樣能保障水稻在孕穗關鍵時期有良好的生長條件,最終保證種子的質量?!敝薪N業副總經理查軍民介紹。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所在。近年來,鹽城市充分發揮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市、中國蟹苗之鄉優勢,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全面實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攻關、企業主體培育、種業供給能力提升和種業市場凈化五大工程,種業振興行動“三年打基礎”各項任務圓滿完成,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4年全市主要農作物繁制種面積首次突破100萬畝,達111萬畝,較前三年同比分別增加12.6萬畝、15.6萬畝、31.1萬畝,年均增長率11.67%?!胞}城水稻種子”獲中國地理標志商標、“神農美玉”玉米商標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種業創新發展是穩糧增產最核心的驅動力和保障。“中江種業平均每年研發投入在2000萬元以上,保障種業創新資金。隨著去年公司新建的智能加工流水線順利投產,日加工量可達40噸。目前加工的小麥種,經過智能加工生產線精選之后包裝,10月份前優質的小麥種全部進入市場,確保秋季播種用種安全?!辈檐娒窠榻B。建成3個院士工作站、組織市農科院等10家單位培育優質新品種、推進6個省種業振興“揭榜掛帥”品種創新項目實施……厚基礎、重科研、創新驅動,鹽城不斷點亮種業“芯”亮點,讓農業現代化更加可觀可感,讓新時代魚米之鄉更加可觸可摸。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