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通過“一三五”舉措推動農業的全面革新,繪就出一幅幅令人矚目的發展新“豐”景。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創新的火花不斷碰撞,智慧農業的浪潮洶涌澎湃,傳統農業與加工業深度融合,共同編織著興化農業轉型升級的壯麗詩篇,預示著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正迎來一個豐收與繁榮并蓄的新時代。
一策優儲,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出倉機一頭插進高高的糧堆,一頭連接著皮帶傳送機。堆成小山似的稻谷,很快便被裝上糧庫外的運輸車?!叭ツ昵锸盏牡竟?,正按照輪換計劃出倉,為今年秋收騰出倉容?!迸d化市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葛成方介紹。
出庫檢測報告單上顯示:脂肪酸值入庫檢測數據為12.4,出庫檢測數據為14.1?!罢f明稻谷的保鮮度很高。”葛成方解釋。嚴格控溫、控濕,是稻谷保鮮的關鍵。糧庫內涼意十足,走進監控室細看,便知其中玄機。通風地籠、內環流風機等隨時調節倉溫和糧溫,確保25攝氏度以下準低溫儲糧。溫度傳感器將數據實時傳至監控室,超過警戒線會自動報警?!暗竟茸∵M了‘空調房’?!备鸪煞诫S手點開一座糧庫的實時監控畫面,“從入庫登記到日常保管,再到輪換出庫,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生產有記錄、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p>
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興化市2023年糧食總產量逾25億斤。實現優糧優儲,是興化市近年來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一個重要著力點。目前,全市完好倉容達138.45萬噸,現代型倉儲設施覆蓋率達98.47%,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量達69.60萬噸。
“國有收儲體系發揮著主渠道作用?!苯K興糧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儲備糧公司負責收儲縣級儲備糧以外,分布在23個鄉鎮的30個收儲點,發揮靈活就近的優勢?!?/p>
為調動社會主體收儲糧食的積極性,興化市有效利用社會倉儲設施進行儲糧。位于興化東部的江蘇省糧食儲備管理有限公司合陳直屬庫,是興化市規模最大的糧庫。站在辦公樓四層平臺眺望,總倉容12萬噸的41間綠色圓頂糧倉一字排開,十分壯觀。
“我們從合陳庫訂購了2萬噸稻谷,水運成本每噸僅8元?!鼻皝硖嶝浀慕K賢人米業有限公司采購經理徐建波說,“我們具備稻谷年加工能力20萬噸,但倉儲僅6萬噸,這里儲糧技術成熟、供應及價格穩定,降低了我們的建倉成本。”
向上游,優糧優儲助農民增收。
去年,合陳庫與興化市的種植大戶開展訂單種植,目前已簽約1300多畝?!安粌H品種均一、品質穩定,每斤收購價還高于市場價1至2分錢?!焙详悗熵撠熑藦埡槊窦氄f好處。
得益于優糧優儲,興化市糧食加工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市現有大米加工企業53家、面粉加工企業2家;2023年,全市糧食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1.83億元,同比增長20.6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統籌推進糧食購銷和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監管新模式?!覀儗⒉粩嗵嵘幏痘芾硭?,持續提升各類主體收儲糧食的積極性,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迸d化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說。
三產融合,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
在興化市大垛鎮,江蘇凱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豆制品及速凍食品加工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5.7億元,采用全自動豆泡系統、智能磨漿系統生產線,投產后將促進蘇浙滬及山東地區豆制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作為農業大市,興化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帶動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向農業農村流動,持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動能、增強后勁。
興化始終重視重大項目招引。3月,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3年江蘇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示范項目,興化味成食品加工項目、嘉豪調味品一期加工項目入選。其中,嘉豪調味品加工項目致力發展成為綠色、環保、節能、數智化的現代化高端調味品工廠,力爭3年內打造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復合調味料生產基地,進入全國調味品行業前四。近兩年,興化累計建成重大農業項目120余個。
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既要引進來,更要培育好。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市建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掛鉤聯系機制,對每一個省庫項目實現掛鉤聯系;建立農業產業化工作聯席會議,研究協調解決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成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工作專班,全面負責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同時,對重大項目采用月報制,將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列為鄉村振興建設實績調度重點工作,助推項目建設推進有序、落實見效。
在強勢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中,興化注重三產融合,堅持項目和企業一體推進,通過產業鏈的構建,再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以河蟹產業為例,興化重點打造了河蟹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推出蟹黃豆腐、香辣蟹、花雕蟹等一系列預制菜,形成蟹黃油、蟹黃粉、蟹黃醬等10多種深加工蟹產品,市內生產廠家達200多家、規模企業30家,年加工量4.5萬噸。如今,綠色健康食品產業已成為興化的主導產業之一。
興化以省級第一批預制菜產業園項目創建為契機,加強對本地特色農產品的深加工,并籌劃建設市級農產品電商物流產業園,支持預制菜企業利用市級冷鏈物流中心,拓展倉儲配送渠道,讓更多“興化好味道”香飄全國餐桌。
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興化將持續在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招引上下功夫,扎實推進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以三產融合的發展理念,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奮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
五鏈發力,爭創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在剛剛過去的夏季,水鄉興化彌漫著豐收喜悅。在海南鎮新伍村,一只只味道鮮美的小龍蝦從這里“爬”上全國各地餐桌。新伍村黨總支書記楊永前介紹,作為蝦蟹混養“興化模式”的發源地、發揚地,該村去年實現蝦蟹產值約7500萬元。
從過去河蟹牢牢占據“C位”,到近年來小龍蝦強勢突圍,與河蟹“攜手”雙雙出圈,蝦蟹混養“興化模式”的成功探索,既是“群眾敢首創”,也是校地合作結出的“幸福果”。南京農業大學在新伍村設立小龍蝦科研教學基地,將蝦蟹混養“興化模式”搬進科研教學案例。
2021年7月,興化被正式列入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與南京農業大學結對共建。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共建初期,在系統梳理興化農業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雙方經過多次研討與交流,一致認為該市稻米、河蟹、特色果蔬、淡水魚、小龍蝦等五大產業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但處在粗放式管理和勞動密集型階段,科技賦能迫在眉睫。
南京農業大學在全校實行“揭榜掛帥”,公開遴選出8位學科帶頭人擔任年度課題首席專家,跨學院、跨學科組建8支聯合攻關團隊,確定了農作物綠色高效生產、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智慧農場、河蟹綠色健康養殖示范、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裝備提升等7個年度共建課題以及一個先行縣模式構建服務課題。
鏈上發力,實現主導產業“強筋壯骨”,興化圍繞服務五大產業鏈發展,創建了“一個產業鏈、一位市領導、一支專門隊伍、一套工作方案、一套推進機制”的“五個一”工作模式,全面推進先行縣共建工作。
高標準農田內,一臺無人駕駛的收割機沿著預設線路把水稻收入倉內。倉滿之后,無人收割機自動駛向卸糧農機,不一會就完成了卸糧。這是去年秋收期間,發生在興化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數字指揮中心的一幕。據介紹,無人收割機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收割,機損率不超過1.5%。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共建期間,南農大聚集稻米產業鏈條,構建適宜興化的智慧稻作模式,推廣水稻機插緩混一次施肥技術和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稻米生產全程可追溯系統,實現了水稻綠色、豐產、優質、高效和智慧化生產。去年4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共建工作評估結果,興化市在全國首批72個創建縣(市)中綜合考評位列第一,成功入選首批“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共建以來,興化重點實施稻米產業提升、河蟹產業提升等八大工程,全市農產品加工水平、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水平等得到明顯提升,基本形成了以興化大米、興化大閘蟹為主導,垛田農業為特色,產業特色鮮明、技術裝備先進、產業鏈完整的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爭創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興化市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