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農民畫里話“楓橋” 江蘇淮安區書寫解紛故事

江蘇淮安,一代偉人周總理的故鄉。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智慧的淮安人民創造了一種生動的民間藝術——博里農民畫。崢嶸歲月,他們用畫筆傳頌紅色故事;走進新時代,他們繼續用畫筆歌頌“楓橋”新故事。

近日,“全國青年文明號”、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法院車橋人民法庭收到來自博里農民畫家贈送的幾幅農民畫。淳樸的農民畫以法庭干警深入排查糾紛、參與社會治理為背景,用生動的筆觸描繪著鄉村新“楓景”,書寫著解紛故事,法庭干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一線、揮灑汗水、化解糾紛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畫卷一:前端解紛,保障生態芡實產業發展

車橋鎮是江蘇省內最大的芡實生產基地,芡實種植面積22平方公里,“車橋芡實”被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列入“百優鄉產”推介名單,車橋法庭主動對接政府產業政策,為生態芡實產業提供司法護航。

2024年1月,車橋法庭干警在糾紛摸排中發現,盧灘村有24戶村民通過村委會將土地集中出租給芡實生產企業,因未能及時獲取土地租金,雙方發生糾紛。

該起糾紛涉及面廣、人數眾多、化解難度大,極易引發群體事件,如果處理不好將對當地芡實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法庭一方面要保障村民獲取租金的權利,另一方面還要護航生態芡實產業健康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后,車橋法庭庭長王雷明專門組織了一個審判團隊投入到前端解紛之中。

起初,糾紛調處并不順利,村民紛紛要求將所欠租金一次性支付,否則將收回土地,而芡實生產企業一時無法籌足租金,雙方相持不下。臨近年關,村民們情緒更加激動。為了安撫村民的情緒,王雷明一方面與所在地黨委政府溝通,通報相關情況,責令芡實生產企業向村民書面承諾付款期限;一方面帶兩名干警與24戶村民分別交流。

車橋法庭三名干警連續兩天與24戶村民設身處地地交談,村民最終同意分期支付租金,隨后法庭指導當地調解委員會制作調解協議。2024年2月初,車橋法庭對24份調解協議予以司法確認,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如今芡實生產企業已按協議支付了全部租金,糾紛得到了實質化解,保障了芡實產業的健康發展。

生態芡實產業作為本地生態農業的一張名片,年產值2個多億,創造就業崗位千余個。為保障“車橋芡實”做優做強,車橋法庭在芡實專業合作社設立“流動解紛點”,將芡實行業糾紛列入法庭“半小時解紛圈”重點防控,嵌入式、多節點護航芡實產業發展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24年9月,車橋芡實訴訟案件零發生,糾紛前端化解率100%。

畫卷二:實質解紛,服務鄉村公共空間治理

車橋鎮豐年村是全國扶貧工作先進村、江蘇省鄉村文明示范村,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24年8月份,承包該村35戶村民土地種植花木的孫某突然“消失”了,經多方聯系無果,一方面是拖欠兩年多的承包費未能給付,另一方面是當地村居推進土地整合的空間治理目標無從著手。

面對幾百畝無人問津的花木,村居干部無計可施,村民更是不知所措。融合法庭派駐法官陸偉和法官助理凌志文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對接該村居干部和網格員了解案件情況。

因孫某的電話停機無法聯系,陸偉和凌志文到派出所調取了孫某的戶籍信息,又經關聯案件比對發現孫某在江蘇省其他法院也有訴訟案件,并由此獲取孫某新的聯系方式。凌志文先后十多次與孫某電話聯系,并到孫某戶籍地泰州做調解工作,最終孫某同意調解,分期支付土地租金。目前土地已經交還35戶村民,并由村集體納入“小田并大田”的鄉村空間治理規劃,糾紛得以實質化解。

據介紹,鄉村公共空間治理是黨委政府優化資源配置、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為了保障黨委政府公共空間治理取得實效,車橋法庭主動作為,提供全鏈條、跟蹤式司法服務。

2022年以來,車橋法庭先后協助流均鎮、朱橋鎮、石塘鎮實質化解涉鄉村空間治理的農業承包合同、漁業承包、土地租賃糾紛案件90余件,化解成功率近80%,協助收回土地、水面320多公頃,有力保障空間治理取得實效。2024年6月,車橋法庭針對空間治理中發現的問題,向淮安區農業農村局發出司法建議并獲得回函。目前農業農村局已經在全區層面開展相關問題專項治理,對土地、水面流轉過程中不規范行為開展專項清理,有效降低類案發生率。

畫卷三:多元解紛,護航法治營商環境建設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施河鎮是全國最大的教備產業基地,集聚教備企業100多家。為優化教備企業營商環境,車橋法庭對接施河鎮教具產業商會,對12家龍頭企業提供“跟蹤服務”,開展“啄木鳥式法律體檢”取得良好效果。

2024年7月份,車橋法庭接到施河一規模教具企業的請求,因涉及外省的一筆大額貨款無法及時收回,企業資金鏈斷裂,工人工資無從著落,有22名工人與企業發生糾紛。

車橋法庭啟動“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聯系施河鎮教具產業商會和施河鎮教備專業調解委員會,由融合法庭派駐法官徐朝霞、王夢韋現場指導解紛,并第一時間向當地黨委政府通報了相關情況。

兩名派駐法官與22名工人進行一對一面談,經過多次交流,職工們表示理解企業的困難,同意分期支付工資,放棄其他主張。在產業商會及專業調解委員會的協調幫助下,由另外一教具企業分期向該企業出借資金用于化解糾紛,現該教具企業與職工之間的糾紛已妥善化解,貨款也在逐步回籠中。

近年來,車橋法庭通過實地訪企問需,發現很多小微企業規章制度不全、風險防范不足,向10多家小微企業靶向發出“合規建議”,開展“專人專線”服務,護航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在企業摸排中,車橋法庭為經營困難的9家企業提供“跟進服務”,及時“把脈開方”,企業經營逐步向好。2023年以來,車橋法庭走訪轄區企業40余家,開展法治宣講12場,幫助企業完善規章制度9個,法庭新收涉企案件同比下降近30%。(余嫚 翟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