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支付風靡全球的浪潮中,小額現金雖逐漸淡出日常視野,但對于特定行業及消費群體而言,其需求依然顯著。為積極響應國務院及人民銀行的號召,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江蘇省聯社”)統一組織指導、攜手全省農商行,以“零錢包”兌換服務為著力點,全力優化人民幣現金流通環境,提升支付便利性,為普惠金融的深入實踐添上濃重一筆。
統一領導,明確方向
江蘇省聯社在推廣“零錢包”服務過程中,充分發揮其統一領導的核心作用。他們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深入洞察市場需求,明確推廣“零錢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通過召開專題會議、下發文件等方式,向全省農商行傳達推廣“零錢包”的要求和具體做法,確保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有效組織,形成合力
為了確保“零錢包”服務的順利推廣,江蘇省聯社精心組織,形成強大合力。他們建立專班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充分發揮各農商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農商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通過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成功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零錢包”服務網絡。
目標明確,行動有力
對照《江蘇省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中設定的目標——2024年底全省金融機構兌付“零錢包”數量累計突破82萬個,江蘇省聯社以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行動,全力推進“零錢包”服務的推廣工作。運營管理部負責人強調,“零錢包”推廣對優化支付服務、提升便利性、特別是滿足老年人和特殊群體支付需求的重要性。截至2024年10月底,全省農村商業銀行系統已累計發放“零錢包”47.96萬個,發放金額高達1.58億元,提前展現了江蘇農信在金融為民、服務社會方面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
多維宣傳,深入人心
為了提升公眾對“零錢包”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江蘇省聯社充分利用多元化宣傳渠道。他們通過營業網點、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平臺,廣泛傳播“零錢包”服務的便利與優勢。同時還組織五千余次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現場兌換體驗、知識講座、互動問答等。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公眾的參與感與體驗感,更讓“零錢包”成為公眾日常交易中的貼心助手。
流程優化,服務升級
為了確保“零錢包”服務的順暢進行,江蘇省聯社對服務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他們在全省3,232個營業網點設立了兌換專區或專柜,并開通綠色通道,為客戶提供便捷的兌換服務。同時,還開通了電話、微信等預約渠道,減少客戶等待時間,提升服務效率。對于大額兌換需求或行動不便的客戶,更是提供了貼心的上門兌換服務,真正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合作拓展,惠及民生
江蘇省聯社積極與出租車公司、商業超市、農貿市場等現金使用高頻場所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廣“零錢包”服務。通過三千余次上門推廣活動,深入社區、學校、養老院等地,為老年人、學生等群體量身定制“零錢包”服務方案,真正實現了普惠金融的廣泛覆蓋和深入滲透。
強化監督,確保實效
為確保“零錢包”推廣工作的有效落實,江蘇省聯社建立了嚴格的監督檢查機制。他們定期對全省農商行的推廣情況進行評估與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這一舉措不僅保障了各項措施的順利執行,也為“零錢包”服務的持續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未來,持續創新
展望未來,江蘇省聯社運營管理部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在鞏固“零錢包”服務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現金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同時,還將加強與各方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現金支付的普及與發展,為構建安全、高效、便捷的現金流通環境貢獻力量。
“零錢包”雖小,卻承載著江蘇省聯社對普惠金融的執著追求和對社會民生的深切關懷。在未來的日子里,江蘇省聯社將繼續前行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用實際行動詮釋金融為民的深刻內涵,為構建更加和諧、包容的金融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
通訊員 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