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探索|科技合作多面開花,江蘇和非洲“雙向奔赴”結良緣

11月14日—22日,江蘇省友好代表團赴非洲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考察訪問。從埃塞俄比亞舉辦的江蘇-非洲(埃塞俄比亞)經貿合作交流會上傳來消息:未來三年,江蘇將與非洲國家在經貿、科技、農業等六大領域開展14個方面70項合作項目。

此次交流會上提到的江蘇與非洲在科技領域的“牽手聯姻”,其實早在幾年前已逐漸拉開序幕。在非洲,江蘇制造的工程機械、指導生產的農產品、行駛的綠色能源公交車……已漸入尋常百姓家。

手把手防控毒素,織好“糧食安全網”

近年來,中非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框架下不斷深化農業科技合作,江蘇農科人用科技積極助力當地產業升級。

“多功能熒光免疫快速檢測儀檢測數據如何校準?”“毒素快檢試劑盒數量不多了,能否再發一批貨過來?”“分離到一種形態特殊的毒素降解菌,但不知道如何鑒定?”近日,江蘇省農科院質量安全所副所長徐劍宏研究員打開微信,收到埃及國家研究中心謝里夫教授用英文發來的諸多疑問。在用英文作出答復后,徐劍宏又詢問了今年小麥和玉米的收成及其毒素污染情況。

埃及的糧食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其中小麥是埃及的主糧,每年的種植面積在2200萬畝左右。由于全球糧食作物真菌毒素污染超標事件多發頻發,埃及的小麥產量一直受真菌毒素污染的影響。今年5月,在糧食產業鏈中真菌毒素檢測預警及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支持下,徐劍宏帶領科研團隊奔赴埃及開羅,系統指導當地農民解決糧食真菌毒素難發現、難識別、難控制的問題。

“開羅的農田比較原生態,沒有現代設施,糧食生產主要靠天收,真菌毒素防控基本沒有。”剛到埃及,當地農田的防控情況給徐劍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走訪了埃及尼羅河流域多個小麥、玉米產區后,徐劍宏和團隊成員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毒素控制示范點5個,累計示范應用面積158.5萬畝;建立小麥和玉米生產和收獲過程中真菌毒素監測預警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我們可根據實時監測的環境因子動態變化,預測小麥、玉米中毒素發生風險。”徐劍宏介紹,團隊還構建了監測示范點,形成了中埃產毒菌群數據庫、毒素污染數據庫,明確了兩國糧食產毒真菌群體遺傳結構、產毒特征及毒素污染風險。

此外,項目研發的核心技術與企業開展多方面合作,與南京微測公司聯合研制毒素快檢試劑盒,相關技術在中埃糧食主產區應用,用于糧食毒素風險監測;與溧陽中南化工聯合研發高效控病減毒藥劑,為毒素污染產中控制提供核心產品;小麥鐮刀菌毒素污染全程控制技術也在埃及應用,有力提升小麥原料質量。

“中國的專家來了以后,我們的小麥毒素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水平降低50%以上。”謝里夫教授夸贊道。他們還用上了徐劍宏團隊與南京微測公司聯合研制的基于熒光納米微球所開發的多功能熒光免疫快速檢測儀。“平常靠肉眼統計病粒率判斷毒素污染情況,現在不僅有了小型便攜的儀器,而且檢測樣本信息能夠自動讀取,毒素檢測結果可以自動計算、自動分析。”謝里夫教授感嘆,徐劍宏團隊為埃及培育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年輕化的真菌毒素研究隊伍,為保障兩國糧食質量安全,打造“食品安全絲綢之路”做出有益探索。

“大塊頭”出海,登陸“非洲屋脊”

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的基石。江蘇工程機械企業加力賦能,參與非洲當地道路、港口、機場等重大工程建設,有力提升了非洲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水平。

當地時間11月24日,連接喀麥隆首都雅溫得和北部各地區的通道喀麥隆呂—曼金公路上車流滾滾,這條全長96.7千米、采用法國標準建設的公路是喀麥隆關鍵的民生工程。為這條公路全線采用瀝青路面攤鋪,來自江蘇的成套道路設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喀麥隆地處赤道附近區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每年雨季長達4個月,因施工季短,對設備的效率及可靠性要求高。”徐工集團服務工程師介紹,成套道路設備包括單鋼輪、雙鋼輪、輪胎壓路機、瀝青站等,集團技術團隊在惡劣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保障了施工順利完成。“這么短時間,我們驚喜地看到中國團隊千方百計克服了在非洲雨季施工的種種困難,公路建設速度之快讓人欽佩。”喀麥隆恩圖一州長伽利姆前來視察公路時,對成套道路設備表示贊賞。

在埃塞俄比亞公路項目,20臺徐工挖掘機組成“超能路戰隊”。施工項目橫跨埃塞東北部的高原山脈和沙漠地區,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地面被黑色火山巖覆蓋,風化嚴重。崎嶇的地理環境和惡劣的施工工況,對徐工挖掘機的適應性和耐用性提出了嚴峻挑戰。為保證極端工況下的強勁挖掘力,挖掘機采用重載強化型工作裝置,配備加強型底盤,提升施工可靠性和穩定性;應用最新一代控制器,優化發動機功率匹配,降低整機油耗,經濟又耐用。

昆山三一重機有限公司針對非洲高溫、高濕等自然環境研發了一系列挖掘機產品,優化了機器大小臂靈活度、挖掘力以及履帶的抓地力等多項關鍵指標,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效率和操控性,深受非洲市場青睞。“不光賣產品,我們同時提供本地的生產、制造、服務網點和研發。根據非洲整個市場的特點以及非洲礦山工況比較惡劣、偏遠的情況,解決服務和備件問題。同時,我們也在服務培訓當地的駕駛員,提升當地人員技能水平。”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三一重機董事長陳家元說。

高地引水隧道工程是非洲東南部萊索托王國和南非共和國之間最大雙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長約34.40公里。建成后,不僅可以解決南非共和國的用水緊張問題,還將帶動萊索托王國水利建設和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萊索托王國實現電力的自給自足。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肖軍表示,公司自主研制并用于該隧道工程建設的兩臺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采用重載硬巖刀盤、盾體反扭裝置、反坡排水系統等適應性設計,確保在掘進時具備超前快速處理不良地質能力。兩臺TBM按計劃自隧道兩端逆坡、順坡分別掘進,并在隧道中部成功“會師”貫通。

追“風”向“綠”,激發清潔能源變革

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能源轉型。江蘇科技工作者用自身積累的經驗和技術,為非洲綠色能源項目提供建設能力和專業知識。

近日,蘇州鈞灝電力有限公司一批工程師陸續啟程,遠赴非洲執行重要項目任務,為當地礦區和電網帶去先進的新能源電力解決方案。在當地,蘇州鈞灝工程師團隊深入礦區,負責調試并交付數套源-荷-柴-光-儲智能微網系統。“該系統集成了太陽能、柴油發電機、儲能設備及智能調度技術,通過高效、清潔的能源供應方式,助力礦區實現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目標。”蘇州鈞灝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祁富俊介紹。

安裝ITS智能交通系統、360°環視系統,提升車輛智能化水平;車輛底盤配備ECAS及EBS系統,提升車輛安全性……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200臺蘇州金龍海格豪華天然氣公交車暢行在大街小巷,助力當地公共交通水平轉型升級。

“相比于傳統燃油車,天然氣公交在環保方面有著更多優勢。”海格服務工程師介紹,這款公交車采用第五代全承載式車身結構,車身骨架應用高強度鋼,通過整車有限元分析,以及激光切割、機器人焊接、海格16道陰極電泳等先進智能制造工藝裝備,確保整車安全性能更高。此外,這款公交車采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VH專利技術降噪,通過新型降噪材料應用與技術創新,有效降低噪聲分貝。截至目前,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已向阿爾及利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等所有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累計出口客車14000臺。

位于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攻工業永磁電機與永磁直驅技術。“在利比里亞智能化鐵礦項目中,大部分驅動系統均采用了嘉軒的永磁驅動系統,通過節能降耗助力當地綠色低碳發展。”江蘇嘉軒董事長付杰介紹,項目采用永磁驅動技術投產后,鐵礦產量及能效翻了一番,為當地民眾提供超5000個就業崗位;同時,江蘇嘉軒在非洲當地建設服務中心,培訓及培養更多當地技術人員成為永磁技術專家,讓服務更加“接地氣”。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