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正在加快推進,黃茅??绾Mǖ勒酵ㄜ?,荊門至荊州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掘進突破3000米,三亞鳳凰國際機場T3航站樓屋蓋鋼結構完成首次提升……近期,全國多地按下“加速鍵”,不斷推進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持續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擴內需、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直接、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大工程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在穩投資、促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堅定信心、鼓足干勁,推動更多重大工程建成使用,以基礎設施“硬聯通”帶動發展建設“軟聯通”,充分發揮重大工程的“乘數效應”,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重大工程體量大、見效快,能有效吸納投資、擴大內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助力經濟企穩回升。南水北調工程作為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其東中線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十年,累計調水超767億立方米,惠及沿線1.85億人。而后續工程的推進,如中線引江補漢工程的實施,更將進一步提升北方地區的水資源保障能力。這些工程的建設不僅直接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還通過吸納大量投資,為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交通重大工程如黃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車,不僅縮短了區域間的時空距離,還通過完善交通網絡,為經濟要素的流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條件,進一步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
重大工程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是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以黃茅海跨海通道為例,該工程不僅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如臺風、船舶防撞、海鹽腐蝕等,還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建設任務。它的通車不僅極大地便利了沿線居民的出行,更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優化交通布局,促進了產業要素的集聚和擴散,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樣,南水北調工程在保障水資源安全的同時,也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重大工程凝結中國智慧,創造發展機遇和空間,撐起大國發展的脊梁。從南水北調工程的智能掘進、超前地質預報等關鍵技術攻關,到黃茅??绾Mǖ赖拇罂缍葮蛄涸O計施工,這些工程無不展現了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卓越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些重大工程的成功實施,不僅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更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它們不僅是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生動體現,更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寶貴的發展經驗和合作機遇。
建好重大工程,就是撐起大國發展的脊梁。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擴大有效投資空間廣闊,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著力點。聚力讓更多重大工程的加速推進和落地實施,必將勃發一條條強勁的動脈,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動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