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錨定目標、積極作為,奮力書寫答卷,這一年,鎮江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走進北汽藍谷麥格納總裝車間,生產線上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為極狐新阿爾法T5、阿爾法S5等車型進行內飾、底盤零部件、電池等安裝工序,車間內各條產線均處于滿產狀態。
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人力資源總監殷雪青說:“今年以來,北汽藍谷麥格納緊跟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火熱勢頭,不斷提升公司的產能效率。目前,我們單日的下線產量超過330輛,連續三個月的月產量突破了8000輛,年度產值也首次突破了百億大關。”
堅持創新引領產業強市,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聚力打造特色領域有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地、科技創新策源地、產業發展新高地。在丹陽慧創腦科學展廳,一臺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慧創醫療的核心產品,通過特制“帽子”上的光纖與主機相連,戴上這頂“帽子”,能夠記錄不同狀態下人的大腦活動。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際應用,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多個國家級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項目。
丹陽慧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汪待發說:“整個中國市場占有率已經接近50%,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高端的裝備也得到了很多大的單位的認可,在臨床、在科研領域有很好的進展。已經支持我們的專家們發表了SCI論文300余篇。”
構建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2024年,鎮江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6家、高新技術企業560家、省級制造業領航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71家,獲評中國獨角獸和省獨角獸各2家、瞪羚企業28家,7家企業入選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列全省第4位。
把科技創新作為“首選項”“必答題”。 設立市基礎研究專項計劃,支持龍頭企業參與重點研發專項,預計R&D占比提升至2.8%。加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完善“揭榜掛帥”等機制,舉辦高校院所走進鎮江合作大會等活動,達成各類產學研合作項目近600項。
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新型儲能和氫能等新賽道。日前,我市首次使用無人機成功為長江錨地停泊船只運送貨物,解鎖低空經濟運用新場景。這標志著我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探索取得新突破。以此次首飛為起點,到2026年,我市將開通不少于50條低空無人機航線、1-2條通用航空短途運輸航線;培育不少于10個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效應的飛行應用場景。
鎮江交通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張旭偉說:“在未來三年內,聚焦載物加巡檢應用場景,長期給長江錨地配送物資,同時實現在市區重要景點進行無人機快遞和外賣配送,同時拓展無人機在應急救援、路網巡查、農業水利、城市管理等公共領域的運用。”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外貿高質量發展充分彰顯了經濟活力。時值嚴冬,被譽為“雪地靴之鄉”的丹徒區高橋鎮雪地靴產業迎來了出口旺季。裁剪皮革、縫制鞋面、組裝鞋底、質檢包裝……鎮江旺達鞋業有限公司的鞋靴生產車間,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專注作業。
鎮江旺達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桂傳說:“現在我們手上趕的訂單是南半球,澳大利亞和智利的,總共有十萬多雙。在春節前要全部完工,要交付結束。每天產量都應該在3000雙左右,春節以后就做歐美的訂單了。”
全力穩外資穩外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2024年,鎮江積極開展“百團千企”拓市場、跨境電商“3150”等行動,在德國、意大利、香港等地舉辦多場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會。1-11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8%,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大增32倍、增速列全省第3位。
來源:鎮江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