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蘇州:創新浪潮中淬煉江南“春韻”

太湖煙波起,洞庭春色新。

又是一年春茶季。洞庭山碧螺春,這片浸潤吳中千年風雅的葉子,正以“文化為魂、科技為翼、產業為脈”,于綠水青山間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答卷。今天,2025蘇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大會如約而至。這場盛大的春日茶事不僅是一場味覺盛宴,更是一場關乎傳承與革新的對話。當天,中國(吳中)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園開園迎客,碧螺春茶啤、碧螺春冰淇淋等新品集中亮相。一系列新舉措、新產品、新場景接踵而至,為吳中“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開辟新路,全力打響“生態綠茶第一品牌”,用一抹碧螺香定義“江南春味”的新未來。

文化傳承:“雙遺”基因煥新生

文化傳承的密碼,藏在每一片葉子的基因里。

太湖之畔,縹緲峰下,水月塢的清晨總縈繞著茶香與歷史的絮語。作為碧螺春茶的發源地,這里的一草一木都鐫刻著茶文化的基因——從唐代墨佐君壇旁“吃摘小春茶”的古諺,到陸羽踏足西山島尋訪茶事的足跡,再到康熙賜名“碧螺春”的傳奇,千年茶史在此凝練成一座活態的文化地標。

去年,中國(吳中)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園在此落成。這座占地3000畝的園區,高標準打造集碧螺春茶炒制、展示、體驗、休閑于一體的茶文旅展示中心,將碧螺春茶文化積淀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沉浸式體驗。園內核心建筑茶博館,以1551平方米的展陳空間串聯起碧螺春的千年流變。

“這座文化園不僅是歷史的陳列館,更是品牌創新的試驗田。”吳中農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仉勇介紹,近年來,集團依托碧螺春“雙遺”基因,打造了“吳中”“水月”“嚇煞人香”“小青”和“茶不離果”等多個品牌,在深挖碧螺春文化內涵的同時,以定位精準的品牌矩陣體系適應市場變化和不同消費群體需求,讓傳統茶文化煥發新活力。

茶文化的保護傳承,不只需要載體,更離不開多方合力。吳中區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吳中區注重茶文化“出眾”,在保護和發展中激活“雙遺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保護茶文化,制度護航添薪火。省內首部茶葉立法《蘇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護條例》,對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種保護以及文化技藝傳承等做出新的探索。《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等,賦予洞庭山碧螺春“全面保護”。今年,吳中區還將繼續給洞庭山碧螺春上“戶口”,為全區53家符合要求的企業發放71萬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讓每一盒茶葉都能追溯源頭。

守住茶文化,更需技術傳承。近年來,吳中區積極落實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五年保護計劃,出臺地方標準《蘇式文化 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藝傳承指南》,舉辦各類碧螺春炒茶能手擂臺賽和制茶技能競賽,大力培養年輕炒茶能手,擴大非遺傳承人梯隊。截至目前,洞庭山碧螺春擁有中國制茶大師8人、制茶能手8人,江蘇省制茶大(名)師3人,各級各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6人。

傳承茶文化,研學活動成為鮮活載體。在茶博館的雙非遺展廳,游客可通過AR技術“參與”采茶、揉捻、搓團顯毫等工序;互動體驗區內,茶藝表演、茶道體驗、采茶炒茶等活動,讓孩童在趣味中感知匠藝。“在這里,茶文化實現了從‘靜態保護’到‘活態傳承’的突破,讓‘雙遺’珍寶真正走進生活。”茶博館的工作人員高童表示,自2024年4月試運營以來,該園區已接待參觀、研學人員近6000人次。

數字加持:智慧浪潮涌茶山

碧螺春茶的好品質,源于環境、成于管理。在吳中區近4.4萬畝洞庭山碧螺春茶園內,越來越多依靠科技支撐的規范化茶園品質蝶變加速上演。

東山碧螺村冷水塢,藏著一處與眾不同的茶園。在這里,一臺臺數字化監測設備代替了巡山的茶工,實時監測土壤溫度、濕度、pH值、光照等各項環境數據。“以前種茶看天,現在靠科技,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照看近800畝的茶園。”談起茶園的智慧化管理,東山吳儂碧螺春茶葉專業合作社的95后“茶二代”宋彧滿是自豪。

走進茶園智慧后臺管理中心,數字大屏上清晰顯示著園中溫度、濕度、蟲情等數據。“2023年起,在江蘇省農科院、蘇州市農科院和吳中區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我們引入了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讓茶農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實現遠程控制,診斷病蟲害,指導生產。”宋彧介紹,一項項新技術為這座古老茶園裝上了“智慧大腦”,為碧螺春茶的高品質提供了科技支撐。

煙雨太湖的另一頭,水月塢茶文化園的山坡上,一場“基因破譯”正在上演。蘇州人熟知洞庭山碧螺春有特殊的花果香,但究竟是哪些花果、以何種比例搭配種植,至今還是個謎。為了解開碧螺春花果香的“味覺密碼”,吳中區組建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研究院,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科學化茶果復合系統》項目研究。

“我們首先開展了調查研究,發現東、西山種植的果樹種類豐富,有枇杷、楊梅、板栗、柑橘等品種。茶樹與果樹相間種植,花吸茶氣、茶窨果香,使得碧螺春茶呈現出獨特的花果香。”研究項目負責人表示,在茶文化園的新墾茶田里,項目組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種植實驗,試圖解答茶果間作種植的最優解。到今年底,項目組就將出具初步的實驗報告,為“江蘇吳中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沖擊世界級農業文化遺產提供科學依據。

縹緲峰腳下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數字化加工廠里,最新引進的全自動紅綠茶兼制生產線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今年茶季,這條生產線將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可生產400斤綠茶或200斤紅茶。”加工廠負責人介紹,這條全自動生產線配備了智能集控系統,實時顯示殺青、揉捻等制茶環節中茶葉溫度、含水率等數據。這樣的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在東、西山早已不是首例。近年來,吳中區大力推進洞庭山碧螺春集中加工示范中心建設,目前已建成4處“共享車間”,形成了茶葉智能化生產新模式。

從冷水塢的區塊鏈溯源,到水月塢的基因密碼破譯,再到智能工廠的數字匠藝,這片碧螺綠葉,正在科技浪潮中淬煉出更醇厚的江南春韻。

產業跨界:一杯春茶生百味

當機械臂握住茶盞的那一刻,千年茶香與現代科技在太湖之畔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就在前幾天,首臺碧螺春機器人新茶飲機亮相——掃碼、選品、注水、搖勻、封口,一杯碧螺春輕如茶由機械臂絲滑制作完成,茶香裹挾著蒸汽升騰而起。蘇州市吳中碧螺春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琛瑋在茶飲機旁介紹:“希望通過機器人新茶飲機,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洞庭山碧螺春茶的魅力,同時也為碧螺春茶的產業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從水月塢出發,碧螺春的跨界狂想正以“一葉成鏈”的姿態蔓延。3月15日,碧螺春茶啤“消夏漁歌”率先叩開市場大門。“這款精釀啤酒以碧螺春冷萃液為基底,融入啤酒的麥芽香,既能平衡苦澀感,又能保留碧螺春的鮮靈。”吳中農發集團市場總監任超說,當代年輕人注重新鮮感和創意性,碧螺春茶啤中茶香與啤酒花的邂逅,就巧妙地擊中了年輕人的心。

如果說茶啤是碧螺春的“叛逆生長”,碧螺春冰淇淋則是風味的基因重組。咬破脆殼的剎那,清冽茶香與綿密奶香在舌尖炸開。任超介紹,這款“舌尖上的江南春色”即將上市銷售。未來,吳中農發集團將與蘇州軌交集團展開合作,進一步拓寬碧螺春冰淇淋的銷售渠道,讓市民在地鐵站里就能品嘗這一口醇香。

“碧螺春+”的跨界故事正在蘇州的大街小巷持續發酵。江南米造局的釀酒車間里,碧螺春與青梅正經歷一場“風味聯姻”;在東山的巧克力工坊,可可脂與碧螺春茶粉融為一體,成了碧螺春巧克力;在十全街啡舍咖啡館的虹吸壺里,碧螺春與耶加雪菲咖啡正進行“風味博弈”;十全街另一頭的嘿啰面包店里,融入碧螺春茶粉的“抹茶心太軟”面包上市第一天就賣了100多份……

“茶產業創新發展需要打破固有思維,洞庭山碧螺春遠不只是一捧茶葉、一杯茶水。未來,我們將繼續延長碧螺春茶產業鏈,聯合更多經營主體,開發碧螺春衍生品,讓洞庭山碧螺春成為連接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符號。”仉勇表示。

太湖的風裹著茶香掠過千年,春茶盛會又啟,“一葉碧螺”也將攜著科技的溫度、文化的厚度、產業的廣度,將江南之春譜寫成一曲生生不息的協奏曲。

(蘇報駐吳中區記者 朱雪芬 朱亞蕾)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