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觀察經濟脈動的“晴雨表”。進入五月,我省各地大小港口延續了今年以來的繁忙景象,特別是這兩天,好消息不斷傳來,多個港口創下了歷史紀錄。
今天中午12點,印度籍貨輪“安納德”號在卸載完94480噸鐵礦后,緩緩駛離南通如皋中林港務集團碼頭,11.98米的到港吃水深度刷新了如皋港接靠船舶吃水新紀錄。
南通如皋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商務部部長吳洋說:“這次吃水提升對我們港口有個重大的意義,標志著中寧如皋港在江北沿線成為靠泊能力吃水最深的第一大港。客戶的運輸成本有效地降低了,載貨量也增大了。”
同樣喜人的場景也出現在鎮江港。5月9日,在鎮江海事、引航等部門的精心維護保障下,吃水12米的“寶儀”號貨輪裝載貨物緩緩到港。船舶的成功靠泊,標志著鎮江港CAPE型船舶吃水常態化提升至12米,船舶單航次可多裝載8000噸貨物,每年可節省物流成本近5500萬元。 不斷刷新的吃水深度,不僅標志著長江12.5米深水航道“黃金效能”進一步釋放,也折射出江蘇經濟迸發的強勁活力。5月13日,利比里亞籍“遠福”輪裝載8套我國自主研發的6.25兆瓦風電設備,從連云港口岸啟程駛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越南,一舉刷新今年連云港港單船風電出口紀錄。這批風電設備單片葉片長度近90.5米,是我國上市企業--金風科技外貿出口最長的葉片。
連云港港東方港務分公司滾裝部副經理閆銘喬說:“我們提前與口岸單位建立協同機制,量身定制‘船——貨——場’聯動方案,提前預留專用堆場并實施動態監控,實現貨物到港后無縫銜接,大幅提升裝船效率,助力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推動‘中國智造’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發展邁向新高度。”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694.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5%、7.3%。外貿集裝箱吞吐量334.4萬標箱,同比增長5.2%,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彰顯出強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