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錨定長三角北部重要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目標,將新質生產力培育作為破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有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在2024年省對市高質量考核中,淮安市研發投入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科技事業再上新臺階。
在位于洪澤區的江蘇長淮智行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一臺臺智能清潔機器人正在完成最后調試。據了解,這款產品由企業團隊自主研發而成,目前已實現全場景自主導航、智能路徑規劃及微米級清掃進度等功能。江蘇長淮智行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師毛學池說:“這款智能清潔機器人可適配300平米以上的大型空間,支持24小時連續作業,垃圾識別率達98%。下一步,我們將重點突破復雜環境動態避障算法架構,計劃年內實現跨樓層作業能力升級?!?/p>
隨著智能機器人在多領域的普及應用,長淮智行緊跟市場腳步,研發出多款產品,應用于土地勘測、景區清潔、園區清潔等領域,受到市場歡迎。江蘇長淮智行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朱美宣說:“目前我們主打的兩款智能清潔設備已經實現了500余臺的對外銷售,其中清掃機器人已與20余家大型物業公司保潔機構達成合作協議;測土機器人累積收獲了300臺采購訂單;未來我們將持續開發更多應用場景,以技術驅動更多市場。”
在洪澤,創新的氛圍愈發濃厚,創新的成果日益豐碩:2024年,洪澤區招引科技人才項目56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2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家……科技成果逐漸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洪澤區科技局局長謝國光說:“我們緊扣3+1主導產業布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更大的力度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與創造潛能,加快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促進創新資源向企業加速集聚?!?/p>
創新生態的構建,離不開高能級平臺的支撐。作為京淮協同創新的“試驗田”,淮安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針對初創企業、科技型小企業等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從孵化培育,到成長扶持,再到發展壯大,提供不同角度、全方位的服務。中心自2024年11月運營以來,已成功入駐企業30余家,形成“引進一個團隊、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裂變效應?;窗仓嘘P村信息谷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傳杰說:“我們充分發揮中關村在科技服務領域的核心優勢,落地中關村集成服務中心,把金融、科技、知識產權、資本管理等科技產業孵化服務鏈條延伸到淮安各個角落,現有中關村資本服務站、中關村科技租賃服務站、中關村數字供應鏈服務站、知識產權服務站等機構。”
截至目前,淮安市已建有各級科創載體70家,其中眾創空間2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1家、科創綜合體20家。這些平臺在促進前沿科學研究、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著強大的“磁場效應”,不斷催生創新產生“核裂變”。
近年來,淮安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大力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提升創新生態濃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2024年,我市建立產學研對接數據庫,實施產學研合作促進計劃,征集全市177家規上企業技術需求121項,組織產學研活動20余場,促成意向合作112項……一組組數據不僅勾勒出淮安創新能級的躍升軌跡,更串聯起創新濃度、技術強度、轉化效度的全方位提升。
淮安市科技局局長胡長青說:“下一步,我市科技系統將重特大項目攻堅作為首要任務,緊扣“353”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堅持科技招商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實行“項目管家”服務機制,加強科創企業的政策支持,激勵企業積極協同創新,完善“財投貸?!辨湕l式科技金融支撐體系,為科創項目落地轉化做大做強提供全周期服務。”(鄭國梁 梁偉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