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示,擬新增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電子電路設計師、裝修管家、咖啡加工工等17個新職業。同時,擬增加黃金鑒定估價師、旅拍定制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等42個新工種。這些應運而生的新職業和新工種,既豐富了青年人的職業賽道,也增強了從業者的職業歸屬感。
新職業與新工種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緊貼人民多元化需求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新生事物。從科技領域來看,人工智能、無人機技術等飛速發展,像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正是技術落地應用,產業蓬勃興起的結果。在經濟領域,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攀升,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突破20萬億元,市場對專業運營管理人才的強烈渴求,催生了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這一職業。消費升級也深刻影響著職業的變遷,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提高,為滿足個性化、高品質消費需求,睡眠健康管理師、旅拍定制師等新職業應運而生。
新職業與新工種對于社會與個人意義非凡。從社會層面而言,它們是產業變革的生動注腳,也是經濟活力的直觀體現。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推動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無人機行業為例,隨著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等相關職業的興起,不僅帶動了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發展,還在農業、物流、測繪等諸多領域催生了新的應用場景,拓展了經濟發展的邊界。從個人角度出發,新職業與新工種提供了全新的就業選擇與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年輕人能夠憑借自身對新事物的敏銳感知和學習能力,在新職業領域中嶄露頭角,實現自身價值。例如,部分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投身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這一職業,在新興領域中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當然,新職業與新工種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仍需合理引導、有序推進。一方面,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完善,院校專業設置未能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導致人才供給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靈活就業形態下,新職業從業者面臨社保覆蓋不足、勞動糾紛處理難等問題。例如,網絡主播、自由設計師等群體常陷入“接單不穩定、維權無門”的困境。除此之外,社會大眾對新職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有待提高,部分人對這些新興職業存在誤解和偏見,認為其缺乏穩定性和發展前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從業者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信心。
新職業催生的“新賽道”,是時代饋贈的機遇之窗,更是檢驗社會創造力與個體競爭力的試金石。我們應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和扎實的行動,讓每個追光者都能在時代的新賽道上,跑出屬于自己的加速度,共同書寫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