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外部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國企業正努力開拓,上演“出海破局”的生動故事。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推出《破浪?新出海記》系列報道,聚焦企業在復雜環境下的堅韌探索與創新突破,展現經濟大省以變應變、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底氣,觸摸中國經濟勇立潮頭、踏浪遠行的強勁脈搏,感受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攜手共進的磅礴力量。
交匯點訊 5月20日晚,第七屆徐工國際客戶節盛大開幕。璀璨燈火映照著“鋼鐵森林”,在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余名客商的見證中,16臺“巨無霸”起重機響亮鳴笛,發往烏茲別克斯坦、沙特、荷蘭、巴西等多個國家。
擁有起臂安全控制等10余項核心技術的全地面起重機、行業最長51米主臂的汽車起重機、超起風電最大臂長206米的履帶起重機……這些“巨無霸”代表了行業的世界領先水平。第一次來到徐工的東歐客商婭娜豎起大拇指,興奮地用中文點贊中國制造“非常震撼,非常安全”。

客戶節開幕式現場,徐工的“出海明星”列隊駛過觀禮臺
舉辦國際客戶節,不僅是徐工展示創新成果的窗口,也是推動國際化的“加速器”。2019年,徐工首次舉辦該活動,在行業內開創先河。此后,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舉辦,讓全球客戶對徐工、對徐州有了更多了解。本屆國際客戶節客商人數創下歷屆最高紀錄,成交訂單不斷。
從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到沙特未來城,再到歐洲風電場,徐工用世界級“硬核”實力贏得全球認可,產品賣向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建立起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全球研發中心和50多家海外子公司。“徐工錨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攀登全球產業珠峰’的企業愿景,以卓越的產品、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全球客戶需求、服務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說。

客戶節上海外客商體驗徐工的新能源產品
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徐工連續5年實現營業規模超千億元,國際化收入占比超過46%,是中國工程機械唯一連續6年入圍“世界品牌500強”的企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奇說,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重構的大背景下,徐工積極應對挑戰、把握發展機遇,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展露出敢于出海、擅于出海的自信和實力。
在徐工的引領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聚性、根植性、先進性不斷增強,成為“第一產業”,正加速邁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記者從徐州市工信局了解到,全市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規模超1500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20%以上,集群自主可控率超91%,國際化收入占比42%。徐州市商務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徐州工程機械行業重點企業進出口額同比增幅近18%。

客戶節上海外客商參觀徐工生產車間
徐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偉表示,徐州將持續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自主化“六大方向”,積極探索“新能源+工程機械”“人工智能+工程機械”“制造服務+工程機械”等發展路徑,力爭全年集群規模增長5%以上,國際化收入占比超過45%,打造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高端人才、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三大高地”。
總策劃 雙傳學 顧雷鳴
監制 杭春燕
策劃 王曉映 朱威
記者 王巖 陸威
攝像 張俊哲
剪輯 艾陸琦
設計 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