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也是承載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正值上半年即將收官的關鍵時刻,記者走訪我省各大開發區、產業園區,無論是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還是塔吊林立的項目工地,處處充滿著干事創業的激情,洋溢著蓬勃發展的生機。
近年來,在省委出臺的“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20條措施”指引下,全省各地著眼于激發開發園區干部干事創業動能,重點聚焦影響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管理體制、能力鍛造、考核激勵、關心關愛等關鍵因素,拿出有突破性、有分量的鼓勵激勵舉措,進一步增強園區干部隊伍活力、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全力為挑大梁提供堅強支撐。
強化賦能:淬煉實戰硬核本領
“轟隆隆……”6月20日,隨著第一臺設備轟鳴啟動,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個百億項目——立訊精密聲學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項目首臺設備正式啟動,正式邁入全面投產倒計時。
“要搶抓410畝地塊及變電站建設進度,將施工計劃和時間節點細化到位……”指揮板房內,一場每周雷打不動的項目現場推進會正緊張進行,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浦衛英正與職能部門和立訊施工方、事業部負責人溝通研究下階段工作。一張動態更新的《立訊項目推進會任務表》,清晰記錄著亟待解決的問題清單。
“項目推進過程中,干部的現實表現如何?具體解決了哪些問題?還需要提升哪些能力?”一旁,相城區委組織部的觀察員列席項目推進會,仔細聽取工作情況,認真記錄干部表現,實地走訪項目現場,與項目負責干部進行交談,通過看實例、聽評價,找準干部的能力短板和工作弱項,明晰干部培養的目標和方向。
項目轟鳴的機器聲,不僅是產業發展的沖鋒號,更成了錘煉干部本領的“練兵場”和生動課堂。聚焦開發園區這個經濟建設主戰場,蘇州市相城區將提升干部專業素養與實戰能力作為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制定出臺《干部教育“提能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依托產業教學圖譜,圍繞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等重點產業,組織專題培訓16場,精準覆蓋關鍵崗位干部1350人次。打造“分組研討+實地調研+揭榜攻堅”的實戰式提能場景,將業務骨干安排到項目招引、建設管理、企業服務等攻堅一線壓擔培養,推動干部在比學趕超中磨礪硬核本領、實現能力躍升。
一線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硬的考題。在無錫高新區,聚焦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零碳工廠”建設需求,90后招商干部董有賢帶領專員隊伍,系統梳理《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結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披露要求,為企業量身定制一站式解決方案,成功助力企業完成向“零碳工廠”的華麗轉變。提及其中經驗,董有賢感觸深刻,“多虧組織安排了資深老師手把手、一對一幫帶教學,在一線戰場教我懂產業、通政策、能招商、善服務,這些都讓我在工作中更有底氣、更有方向。”
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緊扣“6+2+X”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需求與干部能力短板,創新構建“課堂輸入+實戰輸出”專業化培育體系,著力提升干部前沿意識、拓寬國際視野、強化全球思維。開設課堂培訓“大講堂”,圍繞境外上市、政策法規、投資備案、跨境金融等前沿主題,打磨系列特色精品課程15個,引入“案例推演+實景模擬”沉浸式教學,推動干部深入企業一線,精準把握企業個性化訴求。
暢通渠道:突出能者上優者獎
在金拱門中國研發總部項目招引過程中,打破常規、優化過程,為項目最終落地搶得先機;帶領團隊全程跟進鼓樓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魚躍全球研發總部等項目,全力保障按序時進度推進……去年年底,南京徐莊高新區管委會一名招商干部因實績突出,被提拔為招商局副局長。
這是南京突出實干實績導向、加強對園區干部鼓勵激勵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南京制定出臺《關于激勵園區干部擔當作為的十條舉措》,統籌職級職數向工作成效顯著的園區傾斜,重點考慮在招商引資、企業服務、項目建設等領域表現突出的干部。同時,鼓勵年輕干部到園區干事創業,對擔當實績突出的園區企事業身份干部,優先調任為園區公務員。創新編制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編制“周轉池”,實行“減上補下”,加強園區干部力量。
記者注意到,新一輪園區體制機制改革中,各開發區普遍聚焦“人”這個核心要素,突出能者上、優者獎,重點圍繞加大園區干部培養使用力度和暢通發展通道,支持園區對擔當作為、成效顯著的干部用當其時、獎當其時,立起鮮明實干實績導向。
阜寧縣賦予開發區“點將權”和“首選權”,將全縣范圍內懂經濟、會招商的專業型干部,提拔重用時優先安排到開發區任職,動態保持一批35周歲左右的年輕干部。在各類評選、評獎、評優上,首先考慮開發區干部,加大名額分配比例。射陽縣建立事業編制“周轉池”機制,統籌推進全縣空編資源“二次配置”,向開發園區傾斜“一線使用”,引領干部人才爭先奔赴產業一線、項目前線干事創業。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堅持以項目論英雄、憑實績定崗位,持續實施“招商菁領”培養計劃,常態遴選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培養對象,組團下派到五大功能園區進行為期3年的全脫產鍛煉。建立招商干部“六維評價圖”,采取“家家到”、定點考察等方式,對其適崗情況、招商實績等方面進行具體了解,對表現優異者大膽使用、對狀態不佳者動態調整,大力培強招商隊伍。截至目前,優先提拔使用敢想敢干、敢拼敢闖、招商實績突出的15人,吸引更多優秀干部和人才向功能園區集聚、向招商一線集中。
多維激勵:點燃發展強勁“引擎”
5月30日上午,上海某防偽標簽項目的座談現場,漣水開發區招商三局吳澤本正在與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最后的洽談,這是他第3次拜訪該企業,終于,在多輪“博弈”后,隨著簽章落下,雙方順利達成合作,成功簽約。這是吳澤本來到開發區后簽約的第3個項目,也是正式擔任招商局局長后的第1個項目。作為一名參與僅一年不到的“新兵”,他的努力為“雙過半”交上了一份自己尚為滿意的答卷。“現在在開發區,沒有‘一崗定終身’的思維定勢,一切靠能力和實績說話。”吳澤本說。
近年來,漣水開發區以企業化思維推進人事改革,打破身份職級限制,打造專業化招商團隊,健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多能少的“六能”機制,對于表現優異人員及時提拔重用,對不適宜聘用現崗位人員通過轉崗、待崗、降崗等方式予以調整。今年以來,先后有10名同志因實績突出被提拔重用,5名同志因履職不力被調整崗位。
一些開發園區積極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南京建鄴高新區在招商、科技前臺部門創新試點“遞延績效”評價體系,充分考慮項目的培育成長周期,對部門和干部的評價,既看當年落地項目完成情況,更關注項目履約情況、區域貢獻情況,鼓勵干部既盯當下“績效”也看長遠貢獻,持續培育優質企業,鼓舞了園區招商團隊的士氣。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區范圍內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擔當作為質態評價,建立“工委領導考評+單位內部自評+條塊雙向互評”的評價機制,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部門、鎮(街道)、國有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季度分條線、分領域評價干部在處理急難險重復雜工作中的攻堅擔當、舉措創新和工作成效等情況。“既評表現優秀的,也評狀態不佳的,既評具體人,也看具體事例,對干部既在班子里橫向比,也在全區面上縱向比,真正以立體評價激活干部干事創業‘一池春水’。”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有關負責人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