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風從海上來!南通藍色經濟全面起勢

港口塔吊林立、貨輪川流不息、漁船千帆競發、候鳥結伴翱翔……在江海交匯處的南通,長達206公里的海岸線賦予了這座城市向海發展的資本,海洋經濟發展動力澎湃。近日,南通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風從海上來”網絡媒體采風活動,來自中央、省、市媒體的記者沿著南通的海岸線打卡,感受南通“面向大?!备哔|量發展的脈搏。


逐夢深藍,構筑向海發展“藍色板塊”


在近日召開的2023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大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上,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表示,南通“下一個萬億看海上”。


看海上,底氣何在?



在通州灣的天順海工裝備(江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火花四濺,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焊接鋼鐵圓筒型導管架。未來,這些導管架將精準牢固地插入海底數十米,撐起一個個海上風機。目前,該企業項目二期正有序推進中,達產后預計企業年產能將增加25%,更加有利于產業鏈延伸以及產品附加值提升。


在天順海工裝備制造項目不遠處,中鐵十四局集團裝備有限公司的車間內,由中鐵十四局裝備公司、大盾構公司與鐵建重工集團聯合研制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京濱協同號”正在驗收拆機,巨大的刀盤已經拆下,零部件將采用陸運方式陸續運抵天津,將服務京濱高鐵天津機場路2號隧道建設。這是中國鐵建大盾構基地下線的首臺超大直徑盾構機,也是天津目前盾構施工最大的盾構機,開挖直徑13.8米,是當前高鐵隧道配置最先進、最智能的盾構機之一。



據中鐵大盾構基地車間書記扈吉新介紹,中國鐵建大盾構制造基地項目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20.2億元,用海面積約300畝,岸線320米。項目主要從事12m~18m直徑的大盾構機研發生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5.5億元,稅收1.77億元?!白鳛橹袊F建唯一的大盾構基地,這里將通過科技技術創新,形成自有盾構制造標準,建立國內大盾構培訓基地,設立院士博士工作站,培育大盾構研發團隊,逐步實現盾構全產業鏈發展?!膘杓卤硎?。


作為鑲嵌在海岸線上璀璨明珠,通州灣已成為南通沿海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今年前三季度,通州灣示范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開票銷售同比分別增長17.8%、18.4%、29.3%,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海工裝備、現代紡織等優勢產業鏈加速成型。截至目前,高端裝備臨港產業園已簽約落戶20個項目,總投資354.5億元,其中包含2家央企,8家上市企業。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473億元,稅收超24.6億元。



蔚藍天空下,一邊是海天一色,一邊是塔吊林立。在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遠航而來的外籍貨輪緩緩??浚と嗽谥笓]中心遠程操控著塔吊裝卸貨物。堆場上擺放著整整齊齊的集裝箱和成排的風電葉片?,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2”碼頭瞄準“世界一流港口”,按照智能化標準進行建設,同時還配套建設內河轉運區,以及內河航道、疏港鐵路、疏港公路等,打造“公鐵水、江海河”無縫銜接的集疏運體系。


未來,啟東將充分發揮啟東三水交匯的水資源優勢,提升港口碼頭的服務能力,推動海河聯運發展,打造啟東通向世界的新出海口。完善干線航道和支線航道,形成干支結合的內河航道網絡,激發啟東水運優勢,打造高效便捷的內河集疏運體系,進一步放大“海進江、江出?!彪p向集散優勢,全力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通州灣新出??诮ㄔO。


只此青綠,擦亮沿海岸線生態底色


沿著南通的海岸線行走,不僅有大船大港,還有不少值得拍照打卡的網紅地。


漫步環海風情港,彩虹色的道路直通海天交界處。這條南起海門東灶港,北至示范區堤頂路的黃金海岸風光帶,建成后將有14公里,整體呈“凹”字形,仿佛張開的雙臂將湛藍的海水擁入懷中。沿途有步行道、騎行道、自駕車道等彩虹路面,依海而建的彎彎曲曲的這條彩虹路,面朝蔚藍大海,背后草坪蔥翠,海港里帆船、漁船、貨船穿梭不停。 



而在海岸邊的燈塔,也在近日火了起來。通州灣三夾沙燈塔佇立在三夾沙排水閘北側,參照省航標標準規格,建成于2018年8月,塔高15米。于對航海的人來說, 有燈塔就有希望。三夾沙燈塔塔身紅白相間,格外醒目。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燈塔與大海、礁石繪成一幅絕美的畫面。為夜航船只指明了回家的方向,也成為到此拍照游客心中的希望。



在如東沿海,有一處湖泊被譽為“逸海明珠”,名叫東湖。百余年前東湖這里還淹沒在黃海海水里面,后來才露出海面。如今,如東依托東湖,打造黃海旅游勝地的城市名片。12公里的環湖道路邊,種滿了粉黛草、格?;ǖ戎参?。因其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停歇地,這里也吸引了不少遷徙候鳥的光臨。當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上千只野鴨在游泳嬉戲,自在快活。當前,南通東湖商務休閑服務區開發運營的游樂項目有垂釣、觀光游艇、摩托艇、油桶小火車、沙灘摩托車、水上自行車、電動觀光車、自助燒烤、自助土灶等。



而在呂四漁港,則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情。作為國家一級群眾漁港,2002年,呂四漁港被批準為全國率先建設的六大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2012年漁港擴建工程(新漁港)被列入省和國家“十二五”漁港建設規劃。新漁港按照“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發展定位,總投資100億元,規劃水域面積95.4萬平方米,陸域面積210.8萬平方米,碼頭岸線長7663米。從2019年8月正式開港,具備漁船靠泊、裝卸、補給功能,可停泊漁船2300艘,年魚貨卸港量可達30萬噸,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布局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的綜合性人工漁港。當天,現代快報記者在呂四漁港看到,大批漁船已經開拔出海,少量運輸漁船滿載著新鮮海貨回港,空氣中飄浮著咸濕的氣息,漁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期待著豐收。


現代快報+記者 花宇

(彭常青 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