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趙炎 記者 花宇)為全面貫徹落實江蘇省政府《關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意見》,近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出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南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南通方案》),為推動打造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和通州灣石化雙循環基地兩大戰略落地實施提供水運基礎設施網絡支撐,在策應上海,深耕沿海,開拓藍海的現代化實踐中發揮引領作用,也為南通加快水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戰略指引和行動綱領。
南通是江蘇唯一濱江臨海城市,擁有江岸線166公里、海岸線206公里,南通港呈“一港四區”布局,內河航道里程3206公里,規劃省干線航道360公里。《南通方案》立足南通市濱江臨海的區位特點,凸顯水資源稟賦、港產城發展、江風海韻文化三大特色,明確了階段性目標和展望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設施完善、服務高效、智能創新、生態綠色、管理優質的內河水運體系,打造功能完善的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北翼一流強港。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區域二級(準二級)航道主軸,實現長江流域、淮河流域與南通港的高效銜接,全面建成“設施、技術、管理、服務、生態、裝備”六個一流的現代化水運體系。
《南通方案》立足優化運輸結構,實現水運大市向水運強市高質量轉變的要求,提出了8個方面重點任務、25項具體落實舉措,著力推進“航道、港口、服務、物流、船舶、港產城、智慧水運、綠色生態”提質增效。加快打造暢通高效的內河航道網,推動新江海河、東灶新河、通揚線南通市區段等項目建設,深入開展連申線(南通段)二級航道提升工程、通揚線如皋段等項目前期研究。提升港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加快沿海、沿江、內河港口建設發展,到2025年,沿海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1億噸,沿江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1.5億噸,內河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0.5億噸,構建暢通高效的海江河聯運內河集疏運體系。
下一步,根據《南通方案》中明確的具體任務和時間要求,堅持“緊在前、抓主動”的作風,進一步提升南通重要水運基礎設施支撐和服務保障能力,發揮南通得天獨厚的水運之利、水韻之美,“做好水的文章、講好水的故事”,齊心協力推動《南通方案》描繪的美好藍圖精準落地,更好地服務南通高質量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