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身旁的學生們面向國旗肅立,莊嚴地敬禮……葉山·葉爾布拉提經常回想起自己的支教經歷。葉山·葉爾布拉提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2020年,他作為北京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來到新疆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廟爾溝中學支教。
“老師全力付出,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更精彩”
2019年的夏天,葉山前往新疆和田皮山農場中學參加暑期支教。當地干部群眾在沙漠邊緣建設學校、辦好教育的事跡深深觸動了他,也讓他心中的目標愈發堅定——“我要回到家鄉去!”
一年后,葉山來到廟爾溝中學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為學生們教授數學、政治、英語3門課程。
支教路上,葉山想盡辦法鼓勵孩子們勇敢追夢。針對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情況,他在課后主動開設超100課時的基礎英語課程,幫學生查漏補缺;為了帶領孩子們學好黨史,他聯動5個支教地、邀請北京大學教授孫蚌珠為近千名學生舉辦線上黨史講座……葉山始終相信:“老師全力付出,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更精彩。”
葉山在支教日記里寫下過這樣的話:“成為一朵朵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扶貧、鄉村振興事業中,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我們人生的歷練和重要功課。”
浪花雖小,卻能匯成寬闊的海洋。越來越多像葉山這樣的青年,奔赴邊疆、基層,匯聚成服務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的強大力量。
“成為更好的中國故事講述者”
“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與祖國的同頻共振。”回想起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時的情景,葉山到現在仍很激動,“我要永遠記住那一段經歷。”
2019年,葉山報名加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志愿者工作組,成為一名“志愿者的志愿者”。2019年10月1日當天,葉山連續堅守志愿服務崗位20個小時,順利完成了觀眾服務及志愿者保障任務。
盡管有些疲憊,內心的充實感卻讓葉山覺得很值得:“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還會義不容辭地報名參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談及自己的志向,葉山的話語簡單而堅定:“我想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更好的中國故事講述者。”故事不僅要自己講,更要帶動其他人一起講。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西北,葉山牽頭成立的北京大學學生西北研究發展協會至今已組織50余名學生到新疆開展支教和社會實踐,烏魯木齊、伊寧、霍爾果斯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甘當一顆螺絲釘,在無人看見的地方默默奉獻”
志愿服務步履不停,青春夢想矢志向前。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葉山成為一片“燃燒的雪花”,擔任國家游泳中心賽事服務主管,負責志愿者點位安排與觀眾引導。“歡迎觀賽”“請攜帶好隨身物品”……一聲聲樸素而溫暖的叮嚀,在場館內外譜成一曲和諧的樂章。
“冬殘奧會最后一場冰壺比賽是我們志愿服務的最后一站,”葉山回憶道,“《義勇軍進行曲》在冰立方奏響的時刻,我們的志愿服務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憑借出色的表現,葉山獲得了“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2021年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但他始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要求勉勵自己,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志愿者要甘當一顆螺絲釘,在無人看見的地方默默奉獻。”葉山說。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揮灑青春汗水的平臺變得更大、實現夢想的方式變得更多。”作為支教志愿者,葉山擔當奉獻;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努力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引領力,讓大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他時刻牢記服務國家的使命擔當。
“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未來,葉山希望繼續做一名扎根一線的志愿者,肩上擔責任、目光向遠方,用青春和奮斗為祖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雷雅麟參與采寫)
做一朵奔騰的浪花(記者手記)
身披天山雪,漫步未名湖。在美好的大學時光里,葉山這名哈薩克族青年將青春傾注于志愿服務,展現了奉獻社會、報效祖國的情懷。
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家國未來。葉山以始終如一的奉獻之心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干事創業,讓青春之花盛開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支教日記里,葉山將自己比喻成一朵浪花,浪花雖然微小,但無數奔騰的浪花卻能匯成寬闊的海洋,最終凝聚起服務西部地區發展的強大力量。
如今,越來越多像葉山這樣的青年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國家發展的大藍圖,把汗水揮灑在祖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