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16日電 (陳靜 黃波)上海疫情防控穩中向好,不少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中。記者16日獲悉,5月份,上海邊檢機關累計查驗出入境(港)船舶1220余艘次,較上月同期減8.7%,查驗出入境航班1980余架次,較上月同期增長49.6%。
上海的邊檢部門推出“船舶查驗‘一船一策’”“貨機查驗‘綠色通道’”等口岸通關系列舉措,兼顧疫情防控和口岸通關保暢。
邊檢工作人員在機坪巡查。 上海邊檢總站供圖
連日來,上海長興島各海洋重裝企業正抓緊恢復生產經營。上海邊檢總站崇明邊檢站加強與轄區多家造船企業信息互通,積極回應企業和船方訴求,針對新造國際航行船舶交付實施“一船一策”查驗舉措,助力新船快速出海。
16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建造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信達雅”號,在江南長興碼頭三號線交付。該輪原計劃于今年3月底交付,但受疫情影響,按期生產和交付均遭遇困難。崇明邊檢站為該船舶申辦出入境相關手續、生產資料供應等制定了“一船一策”的精細化保障舉措。當日,該站按照防疫工作要求,與口岸查驗單位協作配合,派遣工作組高效完成了“信達雅”輪新船交付邊檢查驗手續。據悉,該輪將于5月17日首航開往韓國。
在浦東國際機場口岸,上海機場邊檢站方面告訴記者,5月份,該站已累計保障近1800架次出入境貨郵航班量快速通關,比4月同期增長45%;同時,越來越多的外籍貨運航班申請享受直接免辦邊檢手續政策,數量占到全部航班數量的近50%。
邊檢工作人員在南港碼頭執勤 上海邊檢總站供圖
據介紹,當搭載41噸光刻膠以及集成電路相關配套物資的包機從日本飛抵達浦東國際機場,邊檢工作熱源根據航空公司申報信息,迅速開通綠色通道,為3名機組人員辦妥了入境邊檢手續,確保了該航班通關“零等待”,貨物接卸“零延時”,助力相關原材料物資快速流向上海市以及長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線。
上海機場邊檢站還主動引導外籍員工多的貨運航司通過上海邊檢“單一窗口”電子申報平臺申請直接往返機組人員免辦邊檢手續政策。裝載50余噸管道閥門及配件的烏茲別克斯坦貨運航空公司HY8147航班入境,代理人員通過電子申報平臺為6名機組人員申請了這一政策。這些機組人員不必下飛機,可停留在飛機上配合機體維護、貨物卸運,同時準備原航班出境事宜。
邊檢工作人員通過科技手段對航班進行非接觸式清艙檢查,迅速辦妥邊檢手續。2小時后,該航班滿載貨物從上海起飛,出境返回烏茲別克斯坦。通過優化流程使機組員工不用上下飛機接受兩次檢查,既節省了時間,又降低了疫情輸入風險。
在洋山港口岸,洋山邊檢站選派骨干力量全天候駐守南港碼頭實行封閉勤務。他們通過非接觸式線上辦理,為船舶和人員辦理出入境(港)邊檢手續,并通過電子巡檢加強船舶在港期間管理,嚴防疫情輸入,保障船舶快速進出港,貨物高效裝離船。
隨著上海復工復產“白名單”企業的增多,越來越多汽車產業鏈企業恢復生產,上海臨港產業區首批復產車企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整車紛紛下線。最近,作為臨港產業區配套的滾裝出口碼頭,上海南港碼頭一片繁忙,不少臨港車企出口需求旺盛。
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復工后首批逾4700輛商品車搭乘馬紹爾群島籍“格羅壯麗”號滾裝船交付出境。洋山邊檢站通過線上辦理,快速為“格羅壯麗”號船舶辦結邊檢通關手續,為裝卸作業人員辦理登輪證件,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作業人員在閉環管理條件下,滾裝作業正常開展,車輛及時交付出境。據悉,4月以來,洋山邊檢站南港碼頭執勤點已先后保障39艘次搭載出口商品車、風機葉片、工程車等船舶快速通關,助力“臨港制造”“上海制造”走向海外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