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保主體 穩就業”系列觀察③ | 就業規模超2400萬人,江蘇如何保障農民工飯碗?

【編者按】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就業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從政府到企業,從市場各方到重點群體,江蘇全省上下怎樣積極作為,確保就業穩定,支撐經濟平穩運行,保障老百姓家庭生計,新華日報·交匯點推出“保主體 穩就業”系列觀察。

交匯點訊 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農民工是江蘇當前穩就業、保民生的重點群體。江蘇農民工就業規模超過2400萬人,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是產業工人的主體。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負面影響傳導、市場招聘減少的復雜局面下,如何幫助農民工穩住現有崗位、拓展就業渠道,江蘇各地各部門正在積極行動。

重點領域,提供就業強支撐

5月17日,在滬寧通道的第二條城際鐵路——南沿江鐵路的建設現場,來自16家施工單位的1.3萬余名建設者正在緊張忙碌。



“正線全長278.53千米的南沿江鐵路,計劃總投資503.01億元。目前,鐵路的路基和橋梁工程已基本完成,全線隧道順利貫通,工程進入鋪軌和站房建設階段,預計今年將完成投資120億元,2023年按期建成通車。”省鐵路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南沿江鐵路1.3萬多人組成的建設大軍中,80%以上是農民工。類似這樣的重大工程項目,正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主戰場。2022年江蘇交通建設計劃投資1809億元,面廣量大的農民工勞動者,是全省交通建設的重要力量。但在疫情多點散發的背景下,有的項目部分施工點難免受到疫情牽制,不過等疫情一有好轉,施工方就會立刻組織復工大干,同時做好入場人員信息統計、每日疫情上報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發揮好交通重點工程“穩投資、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

城鄉建設也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一個主要領域。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從江蘇省住建廳了解到,目前,全省建筑業從業人數達860萬人,其中省外進蘇人員占比61.32%。

省住建廳建筑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周文輝介紹,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住建部門利用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摸排用工需要、用工來源、留蘇人員等情況,及時掌握建設項目用工需求,保障富余農民工在各項目之間的流轉。同時,發揮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手段和優勢,以專業作業企業為單位,推進用工需要網上發布,加快勞動資源信息共享,提升勞動資源合理配置,為穩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增崗位供給、優化勞動力分配的同時,江蘇切實減輕建筑企業負擔,進一步完善保證金繳存制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擔保和保險制度,以銀行保函代繳保證金,為企業創新發展解困排憂。



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創造出大量崗位需求,成為吸納就業的一大引擎。省商務廳引導各地依托特色產業,大力發展電商服務業,形成一批電商產業集聚區,帶動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參與產業鏈中,如灌云特色服飾電商產業集聚區帶動農村就業人員超2萬名。

返鄉留鄉,拓展就業新空間

疫情給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帶來諸多不便。根據中國聯通數據平臺和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的監測數據,4月份農民工返鄉趨勢明顯,一方面是赴上海、浙江等地務工的江蘇農民工大量選擇回鄉就業,本省農民工就業總量比上年末增加86萬人;另一方面是在蘇南務工的外省農民工也加速返鄉或流向疫情較輕地區,外省農民工就業總量比上年末減少。

江蘇在不久前召開的穩就業相關會議上提出,各地要順應農民工返鄉就業的趨勢,強化農民工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和政策支持,用好稅費減免、富民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政策,解決好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現實需求,進一步擴大縣域就業容量。下一步,省有關部門還將啟動就業幫扶基地建設,穩定農民工特別是中西部脫貧人口在蘇就業規模。

原計劃3月到南京打工的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農民李新民和王維民,因疫情影響都留在了家鄉。5月13日,他們參加了宿城區“2022‘穩就業惠民生’鄉鎮巡回招聘會”最后一站的活動,憑借自身技能,當場達成就業意向,應聘到江蘇德順紡織有限公司做上軸工和品檢工,月薪5000元左右。

宿城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瑞介紹,區里自5月9日起開展了8場鄉鎮巡回招聘會,給不方便外出打工或已失業的人員創造機會就近就業,“我們主要對接宿城區三大主導產業、十大重點產業鏈的企業到現場進行招聘,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崗位一共有3500多個,其中紡織類、機械操作類達成就業意向最多?!?/p>

另據宿遷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司婧提供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宿遷市共有3.61萬人返鄉就業創業,其中返鄉就業3.26萬人、返鄉創業3450人。

在鹽城市阜寧縣溝墩鎮躍進工業園區,返鄉創業的曹紅春租用了兩間廠房,有20多個村民在他這初創的閥門配件加工企業工作?!捌髽I投產到現在還不滿一年。雖然疫情影響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時效,但我們每個月的產值都在穩步提升。4月份產品出貨8000多臺,5月份疫情好轉,預計能出貨1萬臺左右。新招的12名員工也正在培訓,等他們上崗后,企業的產量有望翻一倍?!?月16日,曹紅春在接受采訪時這樣告訴記者。

像曹紅春這樣的返鄉創業者,他們把在外打拼多年積累的能力和技術注入家鄉發展,也為其他農民工的就業拓展出新空間。據統計,今年1至4月,鹽城共有3277名農民成功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人數近萬名。

“鹽城把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頭戲’,立足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大力拓展就業崗位,強化政策激勵扶持?!丙}城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錢忠進介紹說。今年鹽城人社系統組織開展“留鄉樂業”五大行動,通過送崗、賦能等方式,引導返鄉人員留鄉樂業。截至5月5日,鹽城今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08場次,4654家次企業參會招聘,提供崗位17.01萬個次,線上線下應聘求職47439人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0748人次。

溫暖幫扶,提升就業服務度

“俺50多歲了,腿腳不靈便,也沒啥技術,出去打工人家不要。最近村里給俺一個衛生清掃的差事,一個月下來能拿到七八百元收入,補貼家用是夠了?!边B云港市東??h白塔埠鎮徐圩村村民伏開利的話語中,透出對這份差事的滿意。

對于大齡勞動者、低學歷勞動者等困難群體,對于市場渠道難以解決就業的,江蘇努力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去年底,根據省有關通知精神,東海面向全縣公開招聘臨時性公益崗位工作人員3600多名,伏開利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白塔埠鎮通過設立環衛清掃等304個臨時公益性崗位,帶動了一批年紀大、文化程度低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針對鎮工業園區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面臨關?;驕p產的問題,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工作小組,一對一制定企業幫扶脫困工作方案,推動了金地糧食加工、鴻拓再生資源等近20家規上企業抱團取暖,實現復工復產和逆勢上揚,直接帶動360余名村民進廠務工。這樣既緩解農民工家庭負擔,又推動鎮域經濟社會發展?!卑姿烘傸h委書記劉靜介紹說。

據悉,連云港市去年開發安置公益性崗位數全省第一,成功創建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

為了農民工的穩崗就業,各級政府部門積極作為、力行不輟,各類就業服務機構也在不斷延伸觸角,創新服務模式。

蘇州市金閶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蘇芳告訴記者,由于蘇州從2月份起就一直受疫情影響,他們今年的農民工就業服務,主要是提供疫情防控相關崗位。大多求職的農民工去了火車站、貨車分流點、隔離酒店等,從事保潔消毒、信息采集、健康檢測等防控相關工作。她說:“有的工作是臨時的,不是每天有,可能隔幾天才有。目前我們公司共有2000多人次農民工在做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其中能提供相對穩定疫情防控服務的大約700人次?!?/p>

為國內171家企業提供勞務服務的南京鵬達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把自媒體招聘用得越來越嫻熟。抖音是農民工們喜歡使用的社交平臺,鵬達董事長熊開貴說,他們專設了一個20人的團隊運營抖音賬號,并且做得很成功,最高的一條抖音招聘信息一天就有17萬次的瀏覽量,最高峰一天能接到2000多個求職電話。現在,公司80%的就業崗位均通過網絡和自媒體平臺來招聘。

說到當前的農民工就業形勢,這位從業30多年的“老勞務”樂觀地笑道:“困難和機遇都是并存的。新生代農民工有文化有想法,個個手機不離手,他們已經不太樂意被稱為農民工了,他們同樣是寶貴的人力資源。”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玉琴 白雪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策劃統籌 王曉映 黃紅芳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