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書記市長這一周丨以“時時放心不下”答好三道考題

“心中常常牽掛”,所以“時時放心不下”。前進道路上總是充滿艱難險阻,特別是當下面對“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道考題,如何用自己“放心不下”的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放得下心”?本周,江蘇各地這些動態不容錯過。

戰“疫打法再升級

當前,疫情防控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任何松懈麻痹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各地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更大力度查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5月18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檢查疫情防控,專題調研智慧化防疫有關工作。她強調,要進一步用好各類智慧化手段,讓數字技術成為與病毒較量中的尖兵利器,推動各項防控措施更加科學精準、智慧高效,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要堅持需求導向、部門協同,加強對上溝通協調,在現有體系之下創新和完善平臺功能,因時因勢優化模塊設置,切實打破信息孤島和部門分割,形成更具系統性的戰“疫新打法。

數字化抗疫與數字化治理緊密相連,“建”是基礎,“用”是根本,“寧搏疫”平臺既要服務區域協防、重點人員管控,更要應用到基層治理之中,更好地為基層賦能減負。

要把平臺建設納入基層治理的大格局,用好寶貴的數字資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動流程再造、手段創新、服務升級,為實現基層治理到底到邊提供有力支撐。

疫情形勢的新變化、新挑戰考驗著防控的效率和水平。5月20日,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對加強疫情防控能力建設作出部署。比如:

提高戰法研發能力。多維復盤分析疫情防控實戰情況,固化推廣行之有效的經驗打法,加強應急處置中的“采、送、檢、報、調、轉、隔、消、保”全鏈條閉環整合落實,舉一反三優化戰法、打好“補丁”。

提高組織動員能力。立足平戰結合、平急轉換,建立健全處置局部聚集性突發疫情的應急指揮提級統籌新模式,完善“一長七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顆粒度,切實提升組織力、動員力、執行力。

提高數據運用能力。綜合利用基層社區摸排以及大數據比對等方式,著力畫好“人口分布圖”,做到底數清、結構明,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庫支撐。

疫情形勢的初步好轉,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輕松應對;過去較好的防控成果,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輕視懈怠。5月20日,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防控措施必須始終靠實,在能力儲備、工作落實、運轉機制上回頭看、迎頭趕,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切實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責任落實必須始終閉環,項目化推進,實境化督查,合成化演練,群策群力構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本周,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馬不停蹄跑了賈汪區、云龍區、邳州市、泉山區等地。他在泉山調研時指出,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以“防得住”保障“放得開”。要切實解決認識不足、能力不足、準備不足等問題,舉一反三抓好外防輸入工作,構筑社區防控“最后一米”嚴密防線。同時,多措并舉加快經濟恢復,推動企業復工達產、紓困幫扶政策直達快享。全力以赴做好保通保暢工作,切實提振有效需求,精準施策穩定消費預期、營造消費氛圍、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加快恢復。

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本周,多地再次突出一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5月19日、20日,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走訪調研部分重點企業,強調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切實提升高效統籌的能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經濟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要積極主動服務企業,深入開展“送服務、解難題、辦實事”行動,加快落實各級各類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確保各類資金快速兌現、直達企業,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要全力以赴擴投資,強化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供給,全力加快項目引進建設。廣大企業要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在守牢安全發展底線的基礎上,勇于創新突破,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力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2022年是揚州的“攻堅突破年”。5月20日,揚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總結暨“九大攻堅戰”督促推進大會,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要求,提振精氣神、展現新作為,全力打贏打好“九大攻堅戰”。要進一步強化統籌,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安全穩定等各項工作,特別是要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平衡點,以疫情“防得住”保障發展“放得開”;要進一步搶抓機遇,結合項目建設、產業轉型等攻堅戰,抓住難得政策窗口,把政策機遇變為發展紅利;要進一步克難求進,少說不能辦、多想怎么辦,切實提升解決難題的意識和能力,做到速效并重強攻堅、量質并舉求突破。要切實增強“堅持辦好自己的事”的戰略定力,聚焦重點、持續攻堅,用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全面打好翻身仗。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5月20日,鎮江重點產業項目二季度“云簽約”活動上,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用三句話寄語在場企業家。他承諾,市委、市政府將以本次簽約為契機,當好暖企惠企的“店小二”,用心用情抓好簽約后續保障服務,以營商“軟環境”成就發展“硬實力”。

當天,鎮江24個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116億元。其中,22個為“四群八鏈”項目,一半為跨國公司、上市公司和行業知名企業投資。

“支持鹽城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寫入今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5月17日,鹽城舉行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重大項目“云開工”儀式,簽約落戶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7個、總投資988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總投資507億元。第二天,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開幕。

5月20日,鹽城市委書記徐纓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會辦研究全市產業合作園區和載體建設。她說,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的實際行動。要找準自身發展定位,聚焦“高質量”和“一體化”,加強與長三角城市合作,在落實國家戰略中展現鹽城擔當、鹽城作為。要整合要素資源,聚焦產業定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接受先進地區產業轉移升級,固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要進一步優化服務,對標先進地區,持續夯基壘臺,做優營商環境,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5月19日,連云港招商引資暨開放型經濟發展大會召開,全面掀起抓招商、上項目、促開放熱潮。連云港市委書記方偉指出,要突出實績、加快項目落地,集聚更多含金量高、含綠量高、含新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推動轉化為經濟指標和發展成效。要服務大局、發揮優勢,全力促進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暢通陸海聯運通道,加快打造“千萬標箱、東方大港”,聚力做強樞紐經濟;擦亮自貿試驗區金字招牌,更大力度推動連云港片區改革開放邁向“深水區”;抓好開發園區建設,提升轉型發展能級,提高外資使用水平,真正當好全市對外開放的主力軍;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全程抓牢涉外貨物防疫,全力加強涉外人員管理,堅決筑牢涉外疫情防控屏障。

更高站位謀劃“智改數轉”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5月19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以更高站位謀劃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充分認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更好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加強產業基金引導,瞄準重點產業,精準施策、持續發力。

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下大力氣培育和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

要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打造更多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

要適度超前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要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優化“蘇周到”“蘇商通”等平臺,強化數字政府建設,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推動城市管理模式創新。

要切實保障數據安全,實現核心技術、關鍵設施、戰略資源安全可控。

要系統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布局,圍繞共建“數字長三角”等目標要求,高起點規劃建設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抓好太湖新城等重點地區、重要節點的數字化建設和更新。

5月16日,淮安市市長史志軍率隊深入企業調研,推進企業“智改數轉”。他指出,要全面系統部署,高位統籌推進,為產業升級蓄勢賦能。引導企業對標“智能工廠”“智能車間”高標準建設現代化車間(工廠),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發展質效。要強化政策保障,確保政策紅利直達企業,激發企業“智改數轉”的動力。屬地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主動與企業對接溝通,認真傾聽企業呼聲,切實為企業“智改數轉”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解決“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5月17日,宿遷市委書記王昊赴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研中,他表示,工業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強化幫辦服務,提高要素保障主動性、政策扶持精準性,特別是在“智改數轉”過程中,幫助企業解決好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推動企業發展邁上嶄新臺階。要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主責主業、頭版頭條,聚力招大引強、招新引特,切實以項目大突破推動發展高質量。

5月18日,南通市委書記王暉深入園區、企業調研科技創新,強調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以一流水平打造沿江科創帶,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必須全面部署、協同推進,統籌抓好人才培養、企業融資、產業發展、政策支持等各項工作,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倪方方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