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 卞燦燦)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撐。近年來,南京市不斷深化街鎮集成改革,以賦權、賦能、強隊伍、強基層為著力點,以繡花功,織就城市“善治網”,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民生服務、行政審批、社會治理接續創新、久久為功,南京蹚出了一條條破解基層治理“權力有限、責任無限”“看得見管不了”等難題的有效路徑,打造了富有特色、成效顯著的街鎮集成改革“南京實踐”。
“小賬本”記出“大變化”
在過去,基層治理對于棲霞區堯化街道的工作人員來說,一直是“老大難”。堯化街道是南京市典型的經適房街道,城鄉二元疊加,人口密度大、弱勢群體多、社區結構復雜等問題凸顯,給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早在2012年,堯化街道就在全市率先探索網格服務管理,但窘于網格隊伍力量薄弱、群眾知曉率不高,成效甚微。2017年,街道啟動老黨員工作室創新探索,吸納離退休的老黨員加入兼職網格員隊伍,配備“民情小賬本”,走訪入戶,訪民生事、記民生賬。
在老黨員的帶領下,更多的年輕力量匯聚到網格中。2019年,堯化街道打造全域智能指揮中心,為網格化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撐。網格中的信息更全了,發現問題更快了,問題怎么解決?堯化街道把重點放在了“賦”字上:一方面,向網格賦權,要求網格員對134項政務服務流程熟稔于心,可以現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上報社區“吹哨”,相關職能部門“報到”,第一時間協同解決;另一方面,向網格賦員,將綜合執法隊員、片警、物管等力量融進網格,打通“網格+執法格+警格”一體化,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棲霞區堯化街道為民服務中心
“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在為民服務中悟到了入黨的初心。”年入耄耋的老黨員工作室成員王斌說道,“作為居民,這幾年我親眼目睹了堯化的變化——道路更寬了、環境更美觀了、醫療教育更方便了、生活更舒適了?!?021年,堯化街道第三方調查綜合滿意度達99.7%,城市治理水平連續四年綜合排名全區第一。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家長里短的“身邊小事”,關乎著社會治理的“國家大事”。在江北新區頂山街道,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業主自治小程序“鏈通萬家”落地;在玄武區紅山街道,“兩新”組織志愿者在黨建引領下站上防疫哨崗;在江寧區古泉社區,由黨員、鄉賢、“五老”等組成的“法律明白人”走進田間地頭……南京正在以一個個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詮釋著“為人民服務”。
“新辦法”破解“老難題”
“真的很感謝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5月19日下午,在江寧區湯山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前來辦事的南京園博園英迪格酒店餐飲服務經理張女士連連夸贊街道的便民舉措。
原來去年酒店開業前夕,疫情暴發,公共場所衛生許可遲遲無法辦理。就在張女士一籌莫展之際,街道工作人員主動介入,以“告知承諾制”的方式,迅速辦結此事。“與以往相比,‘告知承諾制’精簡了申請材料,削減了不必要的環節,讓符合條件的群眾和企業‘先拿證后補材料’?!睖浇值老嚓P負責人介紹,街道打通了審批、勘驗、監管三方壁壘,以往需要十個工作日審批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現在只需半天即可辦結。
2020年以來,南京市積極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賦予街鎮審批服務、統籌管理、用人分配等行政自主權限,“告知承諾制”就是湯山街道在此基礎上推出的便民舉措。“前后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完成了‘云勘驗’,當天發證,非常人性化?!睆埮空f。
江寧區湯山街道“先解決問題再說”專窗
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不僅僅體現在政務服務的高效,往往更取決于居民辦事是否便利。江北新區頂山街道全域總面積62.8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人口20.3萬人。與主城區不同,頂山街道面積大、板塊狹長,邊緣地區的居民想要前往街道服務中心辦事,往往需要四十分鐘以上的時間。面對這一難題,頂山街道齊后破環,將審批權限一沉到底,193項事務全部下沉到社區辦理,涵蓋民政、社保、工商等領域,實現“街社同權”,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便利的政務服務。
要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就必須堅持與時俱進。行政權限下沉以來,南京市各個街鎮各顯其能,想實招、出實策、求實效,層層縮進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過去,審批慢、手續雜、“來回跑”屢見不鮮;如今,“政務通”“一窗通辦”“先解決問題再說”遍地開花。
“一支隊”管好“全領域”
2019年底,江蘇省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暨街道集成改革現場會在秦淮區召開,會上明確“鄉鎮改革學徐霞客鎮,街道改革學秦淮區”。作為南京的老城區,秦淮緣何引人注目?
時間撥回到2019年9月,彼時秦淮區剛剛明確在夫子廟、雙塘、秦虹三個街道開展集成改革試點。很快,夫子廟景區旁的一老小區就收獲了改革“紅利”:以前多方投訴都說管不好,現在街道有了一支隊伍“大包干”。該小區旁有家燒烤店被居民多次投訴,多個部門反復上門要求整治,但久治不絕。夫子廟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成立后,將162個行政執法事項集中到一支隊伍,迅速出手,一攬子解決了油煙排放、噪音污染、安全生產等多項問題。
在近三年時間的改革過程中,秦淮區街鎮綜合執法隊伍不斷壯大、執法覆蓋面不斷擴充?!?020年至今,我們有近130名公務員、城管隊員等下沉到綜合執法隊伍中。”紅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峰介紹,2020年紅花街道集成改革之初,執法隊月均辦案約40起?!敖涍^兩年多的探索實踐,行政處罰權逐步擴充到284項,不僅涉及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等難點,還涵蓋了生態環保、垃圾分類等熱點,居民的信任度也逐漸上升。遇到麻煩事就找我們,現在月均辦案量至少100起。”他說。
高淳區東壩街道“城警聯動中心”
2020年初,經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決定在全市推廣秦淮區“兩賦兩強”集成改革經驗做法。在高淳東壩街道,秦淮的先進經驗落地生根。在這片熾熱的鄉土大地上,孕育出獨具“高淳特色”的改革模式——街道綜合執法局聯合轄區派出所、交警中隊組建全市首家“城警聯動中心”?!啊蔷搫印蛲诵姓讣托淌掳讣囊平煌ǖ?,消除了以前因為責任劃分不清、數據共享不及時、業務不熟悉等造成的執法阻礙。”東壩街道政法委員卞維龍介紹,派出所與街道綜合執法分局采取同訓練、同巡邏、同處置的方式,不斷強化業務交融,共同提升執法質效。
多頭管理和監管空白并存,導致基層治理中普遍存在“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等問題。如今,南京95個街道、6個鎮全部成立了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一支隊伍管執法”,變“獨角戲”為“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