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張英豪
挑燈夜戰,伏案苦讀,十年寒窗,無數莘莘學子將迎來高考這場人生大考。走進考場,考生全力為夢想奮力一搏;護航高考,社會更當全力為青春加油點贊。5月27日,教育部官網發文稱,4月以來,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持續指導各地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精心制定高考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并在考場布置、環境消殺、健康監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疫情之下護航高考,我們必須全民總動員,擰成一股繩,以“萬無一失”的嚴格標準和“一失萬無”的底線思維,織密“平安高考”保障網,全力為青春加油。
關注“特殊考生”,因地制宜設置考場。當前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病毒還在不斷變異,疫情的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看國內,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等特殊考生不同程度存在。各地要堅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原則,結合當地實際,合理設置因區域封閉、無法正常赴原考點參加考試考生的備用考場和已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等特殊考生的特殊考場以及專用防疫特殊通道、安檢入口等,堅決實行不交叉、不混用的分類管理,最大限度保證每名考生的健康安全和考試資格。
關注“特殊節點”,慎終如始做好防護。疫情防控是一個特殊戰場,是一項整體性的系統工程,包含著許多復雜、具體的環節。無論是考前考場的清潔消毒、工作人員及考生本人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等健康篩查,還是考中考場的常態清潔消毒、考點的體溫監測,護航高考,每一個節點、細節都至關重要、關乎成敗。各地要緊盯“特殊節點”“關鍵環節”,全領域做好考前、考中、考后的清潔消毒工作,全覆蓋做好工作人員、考官、考生的考前連續14天健康監測和考中考點體溫監測、個人防護,全過程做好特殊人員的管理,堅決做到防護工作不漏一處。
關注“特殊情況”,高效迅速應對化解。高考關系每一個考生,關乎每一個家庭,備受社會關注。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回顧歷屆高考,交通堵塞、走錯考場、身體抱恙、心理受傷等特殊情況時常發生,加之今年高考期間突發疫情等風險依然存在,各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針對各種特殊情況,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及時開展應急演練。針對極端情況,要壓緊壓實專職責任,確保高考防疫各環節有效對接、有序實施。考生家長要加強對考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確保考生以積極、理性心態備考應考。
護航高考,只許滿分交卷、勝利收官;點贊青春,唯有齊心吶喊、全民動員。為青春加油,我們必須上下一心、協調聯動,快速反應、迅速行動。讓我們以嚴格的措施、嚴厲的手段、嚴謹的態度、嚴密的程序織牢疫情防控“防護網”、織密“平安高考”保障網,全力以赴護航高考,助力青春夢想揚帆起航。(張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