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夢想——“長大要當科學家”;長大后,我們漸漸明白,并非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但是科學家精神卻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恰逢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讓我們致敬所有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是點亮希望的“燃燈人”,他們是扎根基層的實干家,他們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他們是這個時代最耀眼的“星”。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勇于創新、頑強拼搏,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正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他們用默默奉獻唱響愛國之歌。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長期以來,一代代科學家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憑借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李四光、錢學森、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袁隆平等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為祖國的建設、發展傾盡一生。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更應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勇闖創新“無人區”、拓展新領域、攀登新高峰,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求真務實、勇毅擔當,他們用拼搏奮斗書寫報國之志。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面對“希望的田野”,他們攻克科技壁壘和技術險關,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換,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面對“浩瀚的蒼穹”,他們強化使命擔當,加強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面對“人民的生命健康”,他們開拓創新、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廣大科技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研究“熱課題”,主動擔當作為,把科技自主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勇攀高峰、敢為人先,他們用創新爭先擘畫強國藍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科技發展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首架交付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我國第三代核電示范工程“華龍一號”全面建成投運、“極目一號”創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一大批大國重器涌現,不斷激發科技自立自強。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廣大科技工作者應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努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文/董阿慧 圖/陳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