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知行合一的中國力量——解讀全球安全倡議系列評論之三
新華社記者謝彬彬
面對新的國際安全形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審時度勢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是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者,更是落實這一重大倡議的行動派。長期以來,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推動各國團結合作作出積極貢獻,彰顯了知行合一的中國風范、中國力量。
這是2020年10月1日在蘇丹聯非達團法希爾超級營地中國營區拍攝的授勛儀式現場。中國第三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直升機分隊140名官兵10月1日被聯合國和非洲聯盟駐蘇丹達爾富爾聯合特派團(聯非達團)授予“和平榮譽勛章”,每名官兵獲頒嘉獎令,以表彰他們在維護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和平事業中作出的貢獻。新華社發(余豪攝)
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理念、切實履行國際責任義務,中國以身作則。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大國,是全世界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記錄最好的大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沖突或戰爭,從未侵略過別國一寸土地,從來不搞代理人戰爭,不參加或組建任何軍事集團,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載入憲法的國家。中國踐行大國責任與擔當,以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充分發揮大國表率作用,積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積極參與國際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進程,是迄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和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是守護人類和平安寧的中堅力量。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曾說:“中國在維護聯合國作用和以實際行動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方面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堅定秉持勸和促談立場、積極參與熱點問題斡旋,中國行動有力。當前,地區安全熱點此起彼伏,歐洲安全問題再次牽動全球目光,“新冷戰”逆風勁吹,霸權強權主義橫行。中國始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則,秉持公道正義,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為世界和平而奔走,為國際安全而盡力。俄烏沖突爆發后,中國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堅持客觀公正原則,致力于勸和促談,并積極參與人道援助。英國政治評論員卡洛斯·馬丁內斯稱贊中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方面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令人欽佩”。中國還推動創立阿富汗鄰國協調合作機制,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促進中東和平穩定五點倡議,推動伊核全面協議恢復履約談判,積極推進半島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中國為地區熱點問題解決持續注入“和力量”,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歡迎。
3月29日,工人在柬埔寨金邊國際機場運輸中國援助的新冠疫苗。中國向柬埔寨無償援助的第八批新冠疫苗29日至30日陸續運抵金邊。新華社發(李萊攝)
面對多樣化的安全威脅,大力推動各國合作應對,中國不遺余力。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國全力馳援多國抗疫,迄今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為彌合“免疫鴻溝”作出積極努力;氣候變化問題壓力緊迫,中國明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實際行動支持《生物多樣性公約》《巴黎協定》等多邊議程,助力發展中國家走綠色低碳道路;數據安全風險受到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中國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制定數字安全國際規則提供藍本;全球恐怖主義威脅持續上升,中國積極推進國際反恐合作,提出堅持標本兼治、反對“雙重標準”等原則……中國的堅定承諾和有力行動,凝聚起世界各國合作應對全球安全威脅的強大合力。
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將始終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熱點問題的斡旋者。在包括維護全球安全在內的廣泛國際事務中,中國始終是言出必行的行動派。中方愿以持續有力的行動,同國際社會一道,讓全球安全倡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建設一個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不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