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科爾沁蒙古族剪紙傳承人:上下翻飛間 剪出萬千世界

 

 

【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科爾沁蒙古族剪紙傳承人:上下翻飛間剪出萬千世界

 

    圖為一把剪刀、一張紅紙,魯沙茹拉在上下翻飛間剪出萬千世界。 韓雙龍 攝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興安盟6月2日電 題:科爾沁蒙古族剪紙傳承人:上下翻飛間 剪出萬千世界

  中新網記者 張瑋

  “30多年來,我從沒有過想放棄剪紙的念想。”記者采訪魯沙茹拉時,不承想這位與蒙古族剪紙技藝打交道33年的她,竟是個“80后”。

  1983年,魯沙茹拉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的科爾沁草原上,母親是當地出了名的剪紙藝人。“那時候,每年春節前幾天,村里人就會請母親幫忙剪窗花。”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上下翻飛間,母親便將其變為一幅幅千姿百態、活靈活現的吉祥花樣。

 

圖為剪紙是魯沙茹拉最開心的事。 韓雙龍 攝

 

圖為剪紙是魯沙茹拉最開心的事。 韓雙龍 攝

  魯沙茹拉對剪紙的興趣和愛好,也源自這份童年的深刻記憶。

  自六七歲起,魯沙茹拉就坐在母親邊上,跟她學剪紙。十二生肖、花鳥魚蟲……家中四姐妹中,魯沙茹拉頗有天賦,母親便會對她進行格外指導。

  取悅自己是魯沙茹拉前進的動力,她告訴記者,小時候的作品雖然刀法簡單,卻見證著她剪紙技藝的成長。“至今這些作品我還保留著呢。”

  在魯沙茹拉的記憶深處,她特別感謝父親對她的鼓勵。“爸爸是一名教師,我小時候剪的作品,他都會拿到學校,布置班里的黑板報和繪畫欄。”

  就這樣,在母親的“專業指導”和父親的暖心鼓勵中,魯沙茹拉一堅持就是30多年。

  2020年,魯沙茹拉成為興安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科爾沁蒙古族民間剪紙代表性傳承人。

 

圖為魯沙茹拉和她的剪紙作品。 韓雙龍 攝

 

圖為魯沙茹拉和她的剪紙作品。 韓雙龍 攝

  魯沙茹拉說,科爾沁蒙古族民間剪紙藝術主要反映了牧民的生活和故事。“我的作品題材大多來源于生活。”

  剪紙技藝看似簡單,程序卻十分繁瑣。只要談起剪紙,漢語不是特別流暢的魯沙茹拉仍能滔滔不絕,“剪一幅作品,首先要勾勒出初稿,加以修改后創作成剪紙圖樣,再畫在宣紙上,仔細設計好哪些地方要‘陽剪’、哪些地方需‘陰刻’,經過多次試剪,才能使作品精致且生動。”

  “熱愛”這件事在魯沙茹拉的剪紙生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30余年間,她經常走訪民間剪紙藝術家,家里的書格里放滿了與剪紙有關的書籍。

  從“復盤”到創意,如今,魯沙茹拉對剪紙藝術有了新的感悟。

  到目前,令魯沙茹拉最滿意的作品是一幅3A紙大小的“八駿圖”,“因為這幅作品是我自己創意的。”

  從構思、畫圖,到粗剪、精剪……一遍遍調整,一次次重剪,這幅作品花了魯沙茹拉半個多月的時間。

  八匹神態各異的駿馬奔馳在開滿鮮花的草原上,在魯沙茹拉心里,這才是真正的草原生活。如今,這幅作品被她精致地裱了框,收藏了起來。

  如今,成為傳承人的魯沙茹拉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為了讓更多人喜歡上中華傳統文化,她經常參加“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等活動,通過講解與教學,讓社區居民和在校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

  魯沙茹拉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剪紙,而且剪得越來越好,這是她最開心的事。

  而更讓魯沙茹拉自豪的是,她的兩個女兒從小在耳濡目染中,也愛上了剪紙藝術,小姐倆兒的剪紙作品先后獲得第7屆全國校園發明創意大賽銀獎和銅獎。

  “有的時候,她們畫出樣圖,我來剪;有的時候,我們娘仨兒一起剪,一剪就是一天。”魯沙茹拉告訴記者,她現在已經收了30多個徒弟,都是女兒的同學。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只要他們喜歡剪紙,愿意學,我就愿意教。”未來,魯沙茹拉打算開辦一個剪紙藝術培訓班,將這門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完)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