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50輛自動駕駛小巴在無錫經開區上路,將用于劃定區域內的市級公交接駁微循環系統。相關人士透露,這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微循環接駁體系,“目前該批接駁車免費向市民開放,計劃在5月份正式收費。”不僅如此,當天國內首部車聯網地方立法《無錫市車聯網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無錫將在江蘇省內率先開放城市快速路,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加速接駁、物流、配送等多領域的商業應用。
6年時間,一個個“敢首創”實踐勾勒出無錫車聯網發展的路線圖:從路側、網聯車、立法到場景,無錫以技術促動產業發展、以項目帶動產業生態、以立法推動場景叢生,智能網聯汽車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測試到商用的跨越。
突破:從測試應用到示范應用
前瞻未來技術,2017年從一項國家課題發軔,無錫勇闖“無人區”,開始了車聯網建設的初步探索;2018年,全球首個城市級C-V2X示范應用項目落地無錫,建立完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級車聯網LTE-V2X網絡;2019年5月,工信部復函支持建設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無錫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2021年,該市出臺《無錫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適度放寬道路測試的門檻,鼓勵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開展示范應用;2022年,啟動地方立法,修訂完善《實施細則》,編制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地方標準。2023年,《無錫市車聯網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一步聚焦服務、聚焦運營、聚焦產業。
3月1日,隨著50輛自動駕駛小巴投用,該市實現了從測試應用到示范應用的突破。疊加了汽車、數據、通信等互聯互通屬性的車聯網產業,注定不可能只在一個區域、一座城市中發展壯大,無錫車聯網實現從測試到商用的跨越,對于整個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都將發揮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集聚:產業能級加速提升
作為江蘇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無錫有著較完整的汽車工業產業體系,尤其2019年以來汽車產業加快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升級,集聚了超350家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其中近85%為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及自動駕駛相關企業。
近兩年,該市積極引入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重大項目,形成了較強的產業帶動效應和應用服務生態。這其中有造車新勢力的加入,文遠知行自動駕駛華東總部項目落地無錫,與博世聯合開展自動駕駛套件產業化生產;斯潤天朗科技有限公司總部落地無錫,由單一的生產企業升級為“智能終端+平臺服務”型企業。
不斷完善的產業生態也吸引了一些傳統車企的目光。吉利協同創新中心項目落地,推動各類車型智能化水平提升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研發進程,并孵化有關車規級芯片、車載智能終端等產業化項目。此外博世也在錫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事業部,專注于面向整車企業提供相關解決方案。
探索:支撐服務引導場景升級
無錫是全國首個車聯網領域地方立法的城市。據了解,配套《條例》的實施,該市還將完善《無錫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擴大路測范圍,出臺《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指南》等后續系列標準。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和引導。此次,多家創投機構和基金與無錫車聯網及智能網聯車企簽訂了合作協議,加快金融對新技術產業的撬動作用。
據了解,在公共交通領域,目前全市自動駕駛微循環接駁小巴已經達到59輛,覆蓋10條線路,此次投用的自動駕駛微循環小巴有望在5月探索收費模式,接受市場的考驗。
物流領域的應用場景則更為成熟。京東無人配送車輛已在經開區開展規模化運營,年內多家功能型低速無人車企業將在梁溪、新吳等地陸續開展運營。兩條自動駕駛物流線路將實現綜合保稅區重點企業、上汽大通周邊的自動駕駛物流運輸,并與無人工廠全面打通,實現供應鏈整體無人化。
新的商業模式也在技術和應用不斷成熟下出現。據介紹,目前全市智能駕駛環衛業務已覆蓋340萬平方米街區,未來將逐步采用自動駕駛車輛。(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