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童金南,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準備建議設立公眾“長江日”,為長江設立自己的節日。
△童金南
讓長江像記者節、護士節一樣擁有自己的節日,這不僅是為了增加更多“儀式感”的考慮。在童金南看來,長江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地位。“長江流域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左右,人口和GDP的比重都達到了40%左右,經濟貢獻、供養人口,都可以說是全國最大的。”童金南說,長江在美麗中國和中國現代化建設中起到的示范作用,可以對黃河等重要河流的流域治理起到引領作用,意義非同凡響。
童金南表示,隨著長江大保護行動的持續推進,特別是2021年《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長江流域的生態得到了極大恢復,環境大為改善。但是他在調研中也發現,相比政府部門的重視,還有一些地方,部分群眾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為改變這種環保觀念“上熱下冷”的局面,設立“長江日”可以將更多人帶動起來,親身參與環保活動,接受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自覺地加入到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
極目 新聞記者 陳倩 王俐燃 胡迪凱/文 劉中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