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光子產業“大院”“大廠”聯手“追光”

光子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作為高端制造業的核心關鍵,許多科技人員為了“追光”而奮斗著。如今,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這一產業發展如何?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正在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記者近日到蘇州進行了探訪。

當記者來到這里時,一場圍繞業務深度合作的溝通會正在進行。會議的一方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另一方是當地的光子企業長光華芯。而像今天這樣的深度交流,對于兩家蘇州市光子產業鏈上的大院大廠來說,并不容易。

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閔大勇:以前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像去跟你的上下游聯合研發的時候,知識產權等等這些方面都會有很多的顧慮。

閔大勇告訴記者,顧慮一多,雙方的合作就是零零散散。而對于蘇州納米所來說,他們手里有著大量的科研成果,也需要走向市場,但這也不容易。雙方的需求不能有效銜接,橫亙在光子產業發展的路上,阻礙著產業的壯大。

光子產業,包括了光傳輸、能量激光、光顯示等多個領域。既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少數”,也是未來整個信息產業的基石。作為全國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蘇州本身就有著光子全產業鏈的發展基礎。

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 羅敏:我們的光通信、光顯示都是千億級別的產業,同時我們的光模塊也是屬于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水平,這樣的一個產業基礎同時也要求我們在這個層面上更快更好地去發展光子產業。

如何讓企業和科研院所融合在一起,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蘇州高新區,記者看到,一個由發改、工信等7個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正在運轉。

蘇州高新區經發委副主任 詹國輝:專班就是大家一起按照各自的領域,我們去跑企業,比如說像長光華芯下一步怎么發展,布局是怎么樣的,現在還有什么困難,我們作為專班,首先要去了解清楚。

多次走訪調研,他們找到了突出的難點。

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 羅敏:怎么樣把他們的研究方向和我們的產業形成無縫對接,這是最難的。

找到難點,對癥下藥,由蘇州政府出面牽線搭橋,一個個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聯合體搭建起來。在這里,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等創新資源都被整合在一起,共同破解產業發展的創新需求。大家成為一個整體,顧慮就打消了,長光華芯和中科院納米所實現了強強聯手,成立聯合實驗室,加速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黨委書記 鄧強:我們通過跟龍頭企業共建實驗室,解決了實驗室的出口問題,那科學的這種導向更強了,同時我們可以共同做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解決了從實驗室到產業化一個很好的過程。

兩張圖里的發展之“光”

大院大廠的融合發展,到底起到了怎樣的效果?目前,光子產業在蘇州的發展態勢怎樣?

在蘇州市工信局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這樣一張圖表。

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 羅敏:2021年到2022年這兩年平均光子產業產值增幅都在10%以上,2022年相比2021年的話,增幅達到了15%。

羅敏告訴記者,如今,光子產業已經成為蘇州的各大產業里面發展最快的。

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 羅敏:按照今年這個趨勢,光子產業產值增幅可能15%還要以上,持續往上漲的這樣一個趨勢,因為我們的產業從前期的培育到現在進入到爆發式增長的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包括走訪企業它的訂單等等各個方面都是還在持續增長。

而另一張圖表,是他們的作戰圖,每個月,蘇州市都安排了相關活動,現在發展光子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的頭等大事之一。

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 羅敏:除了我們年度要舉辦的幾個大型活動以外,我們每個月都有相關的小型活動,不管是企業之間的研討也好,還是各種論壇都是安排得非常緊密的。從產業的推進來看,特別是企業和行業的活躍度來看,其他各個行業的這種活躍度遠遠沒有光子產業表現得這么突出。

為了推動光子產業的發展,蘇州還發布專項支持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高光20條”政策,成立太湖光子中心,設立了百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這也帶動更多傳統制造業企業走向高端化。在吳江區一家以電纜生產等為主業的企業里,記者看到,他們正在加大力度研發光芯片、光模塊等新產品。

亨通集團研究院院長 陶雄強:我們原來更多制造電纜的話還是傳統制造業,現在來講,從光子這些高端的產業布局,從制造業走向研發制造業,再走向研發型企業。

如今,蘇州的光子產業規模已經超過3600億元,其中核心產業實現產值超600億元,初步形成了從光子產生、傳輸到應用的全產業鏈。

小樓里的“追光人”

蘇州“追光”的氛圍越來越濃,“追光”的人也越來越多,在蘇州光電技術研究院里,就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為了“追光”而奮斗著。

蘇州楓橋街道,一座不起眼的兩層小樓,記者來到這里時卻發現,小樓門口掛滿了企業的銘牌。

蘇州光電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李俠:其實我們除了樓下的那些企業的話,我們這邊還有一些孵化的企業,還沒來得及在樓下掛牌的。我們現在正常跑起來的是11家硬科技企業。

說起這些企業,李俠非常自豪,他們光電研究院孵化出來的這些企業,每一家企業都解決了一個光子產業領域內的卡脖子問題。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盡管研究院里只有30多個工作人員,但是卻有著從光子發射,到光子操控,再到光學接收,光子產業發展的整個鏈條,初創團隊在這里既可以進行研發,還能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

蘇州光電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李俠:他可以在我們這里得到這些工藝節點的支持,那他把這個產品做出來以后,其實我們研究院自己的一些企業,本身就是需要用這個產品,那他第一個客戶其實肯定就是在研究院就有了。

趙彥,一家專門生產光子芯片的企業負責人,眼下,他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發一款用于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激光雷達芯片。

蘇州識光芯科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彥:我們正在測試我們這個芯片的性能,正好是在這個正午下的太陽下,測這個高環境光下的芯片的表現。

趙彥告訴記者,之前他一直在美國從事芯片研發,2021年他離開美國,回到國內,看重的就是這里濃厚的研究氛圍和配套服務。

蘇州識光芯科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彥:整個光子產業在這邊非常的聚集,我們有一整套上下游的配套,比如說像我們這顆芯片,從我們的廠房,到我們做成測試板,只需要三天的時間,這是我在國外的時候往往需要兩到三周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一件事情。

如今,在光電研究院里,已經集聚了十幾個像趙彥這樣的團隊,雖然他們體量不大,但卻匯聚成蘇州光子產業發展強大的新生力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