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扎根尼日利亞 中國專家助當地農業現代化

2013年3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的重要演講,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10年間,中非合作不斷深化拓展、提質升級。中國幫助非洲朋友實現共同發展的中非友誼的故事也在一直延續。

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擁有廣闊的適宜耕種的土地和良好的自然條件,但是由于農業發展水平落后,尼日利亞每年還存在大量的糧食缺口。一群中國農業技術專家扎根當地,培育作物,傳播技術,培訓人員,生動詮釋“真、實、親、誠”這一理念。隨著中國援助尼日利亞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落成,更多的作物品種和技術設備有望引入當地并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持續助力尼日利亞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轉型。

總臺記者 何北平:這里是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的西北部郊外的一個農業園,去年12月由中國援建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在這里落成并移交給尼日利亞政府,目前這個示范中心由一家中國企業負責運營管理,而他們在這片園區里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的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



記者采訪當天,正值示范中心里新一季水稻進入移栽時節,在40多畝的示范田里,10多名當地農民在中國技術專家王學民的帶領下進行著水稻移栽和雜草清除的工作,并從中學到了很多農業種植的知識和技術。



尼日利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員工 艾薩克:我師父教我各種種植技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打算等我自己有了錢,就開一家自己的農場,用中國的技術發展我的國家。

2003年,王學民作為中尼“南南合作”農業項目派遣的技術員來到尼日利亞,他向當地農民推廣使用中國的基本農具,比如打谷機、脫粒機等。



2006年,王學民來到尼日利亞西北部的凱比州,和一群農業技術人員一起創建了一個大型水稻種植農場。王學民發現,制約當地水稻產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種子質量不高,2008年起,王學民和他的同事們開啟了種子研發試驗。



尼日利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水稻種植專家 王學民:終于在2017年,我的新品種成功得到審定并得到大面積推廣,它的產量比當地的主推品種要增產30%左右,得到農民的喜愛。我們的種子,還沒有成熟之前就會被附近的農民預訂過去作種子用了。



目前這個品種已經在當地推廣種植五年多,累計為尼日利亞增產大米超過200萬噸,惠及至少20萬農戶。中國農技專家還將中國撒播技術引入到當地,大大提高了播種的效率,累計培訓的人員超過800人,他們在與當地人長期的交往中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尼日利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水稻種植專家 王學民:我們技術的推廣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他們都非常高興,對我們很親切,我一走到那里,都喊我老王。有一次我出差回來,車子滑到路邊溝里去了,他們二話不說,大大小小一起把我的車子抬出來。

現在,中國援助尼日利亞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落成。示范中心包括技術培訓中心和農業技術研究和服務中心等相關配套設施,還計劃每年定期舉行培訓班,幫助尼農業官員、技術人員和普通農戶提升農業技能,并通過吸引投資、推廣適宜當地發展的農業項目,推動尼日利亞的農業現代化水平。



尼日利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中方運營管理企業負責人 汪筠:現在主要是通過吸引投資還有引進農業技術,在尼日利亞找到適合該國發展的農業項目,通過農業項目來進行示范、培訓和推廣。

尼日利亞農業部門官員表示,相信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和“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的引領下,中非農業合作一定能夠不斷向前并結出新的碩果。



尼日利亞農業部農業司司長 阿布巴卡爾:自中尼“南南合作”農業項目以來,兩國的農業部門進行了很多合作,中國專家來到我們的農民身邊,向他們傳授現代農業技術,取得巨大成功。我們從中獲得巨大實惠,特別是建立了示范中心,這是中國對我們實實在在的支持,我們對此非常感激。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