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荔枝網評:聚焦“國之大者” 端穩端牢“中國飯碗”

  日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國家糧食安全論述摘編》,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該書分8個專題,共計240段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倉廩實,天下安。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從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從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到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一系列務實舉措、有力行動,讓“大國糧倉”的根基愈發穩固。今日之中國,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誰來養活中國”的時代問題。尤其是去年,先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自然災害等困難挑戰,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眺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道路,應當清醒認識到,我國是擁有十四億多人口的大國,每天一張嘴,就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三農”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如何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到點開飯”的底氣更足,是我們必須答好的現實課題。唯有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方能更好地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創新。近年來,我國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放在突出位置,瞄準農業生產各環節的弱項發力攻關,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羽翼”。無論是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讓“好種子”帶來“好收成”,還是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把“在田豐收”轉變為“到手豐收”,抑或是無人機播撒農藥、“種田管家”打理水稻,推動“會種田”變成“慧種田”……如今,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1%,為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放眼未來,必須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科學調配優勢資源,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讓農業科技實現更多“從0到1”的跨越突破。

  同時,保障糧食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多措并舉、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才能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一方面,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們堅信,只要心懷“國之大者”,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定能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劉鑫)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