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0度,這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雨量充足而及時。古人曾有“雨生百谷”之說,認為此時的雨水對谷類作物的生長發育幫助很大。若要給谷雨節氣尋一個關鍵詞,那大約是“不負”。
不負時節,努力耕種。谷雨前后種瓜種豆。農諺有言:“錯過了谷雨,便是辜負了時節”。三月中旬,自雨水后,土膏萌動,雨水增多,最適于及時的春播。谷雨是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重要節氣,人們在布谷鳥“催耕”的啼鳴中,將谷種均勻地播撒到秧田中去,播撒的不僅是谷種,更是豐收的希望,大地到處呈現一片春耕備耕的繁榮氣象。
不負積累,煮茶品茗。谷雨時節采制的雨前茶,是一年之中的茶之精品。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經過冬季的休息,春天的滋養,這時候的茶葉芽葉肥厚,質地柔軟,色澤青翠,口感活潑鮮美。這一盞谷雨茶,品的是春日的滋味,敬的是冬日的積累。
細雨中,我們在茶盞里品味冬日的厚積薄發,在田地間種下新一輪豐收的希望。雨生百谷雖已是春天的尾聲,但我們堅信,只要勤于耕耘、播種希望,便可期待未來。
出品:揚子視評工作室
策劃:黃鳳 時力強
評論員:李舒曼
制作:李學
校對:李海慧
編輯 :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