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晚霞別樣紅。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關于2023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1月1日起,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上漲3.8%。這些政策紅利,為推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67億,占總人口的18.9%。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高齡、失能、獨居、留守等老年群體不斷增多。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十四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民政部發布《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如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十四五”時期要重點聚焦老年人面臨家庭和個人難以應對的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困難時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銀發浪潮”迎面而來,如何守護老年人的夕陽人生,讓他們都能安享晚年生活,是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也是亟需破解的難題。說到底,健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是讓億萬老年人擁有幸福美滿晚年生活的切實舉措。這次中央文件中提出要制定落實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建立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便利化可及化水平等5條政策措施和具體舉措,從老年人需求出發,從解決特殊老年群體難題出發,提出一系列基礎性、普惠性、共擔性、系統性原則和舉措,著眼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這些政策透明,舉措實在,重在實施,要在落實。
老有所養,既要重視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更要關注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關愛服務,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家庭和社會力量四位一體的作用,積極引入市場機制的創新嘗試,支持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探訪關愛服務,為養老服務激發動力源,注入新活力。同時,既要重視老年人物質生活的老有所養,更要重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老有所養,不僅要“一日三餐”,更要“詩和遠方”,在健全完善基本養老體系建設中加快推動“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融為一體,努力成為當下和未來社會養老事業發展的亮麗風景。
尊老愛老敬老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養老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健,進而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變養老為享老,真正安享晚年,任重道遠。全社會更要奮力創新,落實落細,把養老事業切實放在心上、落在實處、行在暖處,讓“夕陽紅”更加燦爛精彩。(丁新伯/文 沈江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