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本臺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采訪調研,走進城市鄉村、工廠碼頭,聽民意、看實情,深入了解江蘇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即日起,《江蘇新時空》推出“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專欄,展現各地各部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生動實踐和探索經驗,凝聚發展共識,匯聚發展合力。5月24日首先來看,江蘇如何用創新激蕩產業發展的澎湃浪潮。
江蘇電視臺記者黃蒙說:“在南京,有這樣一家實驗室,它創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6G傳輸速率,還擁有經受上百萬次網絡攻擊而不破的網絡防火墻,同時還研制成功了被譽為“信息高鐵”的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絡。這家實驗室,就是紫金山實驗室。”
在成立至今的5年時間里,紫金山實驗室已創造出20多項全球首個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在創造更多原創技術的同時,實驗室正在積極強化產學研協同聯動,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看得見”的生產力。
紫金山實驗室科研部部長齊望東說:“紫金山實驗室整體目標是瞄準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建成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創新平臺,把相關的關鍵技術成果在經濟領域里面進行應用,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隨著數字社會到來,網絡安全問題愈發凸顯,這款“國內首款內生安全200GDPU芯片”,就是紫金山實驗室將研究成果服務于產業發展的最新力作。這款DPU芯片解決了我國在高端網絡芯片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技術指標不僅和國外產品完全對標,而且運用了全球首創的內生安全技術,為芯片裝上了“防火墻”。研究人員告訴我們,在過去的四年時間里,他們自主研發出了3款網絡安全芯片,目前正在多個國內服務器廠商進行測試應用,投產后預期年產值將超億元。
紫金山實驗室內生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彧說:“通過我們的這些芯片應用,來使得內生安全的技術能賦能到數據中心、到基站,到各個產業鏈里面做到信息安全、供應鏈安全和功能安全三重安全?!?/p>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徐工集團,我們看到了最新研制的大家伙—升級版“ZNK”無人駕駛寬體自卸車。這款車不僅外形酷似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的未來裝備,其內在實力也十分“科幻”:車輛不僅取消了駕駛室,實現了完全的無人駕駛,還具備充換電一體的綠色能源系統,只需依靠露天礦場的光伏綠電就能正常運轉。
華能伊敏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波說:“這臺車是完全實現了無人駕駛,可以助力我們露天礦構建無人化的工作面,所有的配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這樣對于我們實現國內配套的自主可控都是非常有優勢的?!?/p>
自主可控的背后一方面是企業在研發上的不遺余力,另一方面也源于地方政府迎難而上的態度。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徐州的工程機械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1/5,是當地名副其實的“一號產業”,但也曾一度面臨“主機強、元件弱”的難題。為了支持企業創新,徐州已著手梳理制約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清單,出臺各類政策并配套上億元獎補資金,引導企業持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
徐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造業推進處副處長孫明祺說:“著力解決當前全市工程機械集群在基礎材料、技術工藝、核心零部件、工業軟件等領域的短板弱項,爭取到2025年我市工程機械產業能夠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從引領未來前沿技術,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17年以來江蘇組織實施了1000多項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同時每年支持實施傳統產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超1000項,支撐引領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物聯網等領域的產業技術創新水平領跑全國。2022年,江蘇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7.3%,位居全國首位;集成電路、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海工裝備等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達10個,繼續位居全國第一,成為江蘇“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航空母艦。
?。ńK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蒙 劉霞 朱曉瑩 何斐 楊國 龔俊杰 周楊楊 程蕓 徐為民 常州臺 泰州臺 徐州臺 南通臺 蘇州臺 無錫臺 編輯/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