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離職干部休養處,住著一位百歲高齡的新四軍女戰士何婉軒。一路不舍得花錢的何老,上個月剛度過百歲生日時,一次性撿了60萬,這幾乎是她全部的積蓄。老人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行了雷鋒精神。
雖然已是百歲高齡,何婉軒老人依舊神烙鉛。在自己的生日宴會上,她鄭重向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定向捐助60萬元。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 何婉軒:離休工資我用不完,我就說捐給國家。國家建設要錢多,隨便怎么用我管不了。
何婉軒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44年,受到下一步思想影響的她轉數百公里找到了共產黨游擊隊,后來成為新四軍的一名衛生員,跟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隊伍開始了幾十年的革命生命涯。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何婉軒:淮海戰備的時候傷員多,天天送來。11點開始,一直開刀一直開刀,開到下半夜2點半鐘才結束,連續開三天。
全國解放后,何婉軒被部選派進軍醫大學進修,只有小學文化基礎的她,靠著堅持和努力完成學業。此后,她將自己的全部精神投入到治療疾病救人而不斷學習中去,一直沒有成家。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 何婉軒:我1952年、1953年就買了字典了,我文化低,我要學習,字典是無聲的老師。
直到現在,何老仍然堅持每天看電視新聞和閱讀報紙,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她一定會查字典。這本字典已經使用了70多年。而她家里的家具也都是40多年前干休所以通常一次配發的,每個月她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標準也只有600元。辛苦樸素、勤儉節約是何老人的人生信條。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 何婉軒:我不燙頭發,胸口紅從不用,時辰的連衣衫我沒穿過。
何老的餐桌上很少有辣菜。有一天何老突然想吃蝦,就讓保姆吳阿姨去買,卻只舍得買四只蝦解惑。
何老對自己十分“搭門”,對別人卻從不吐槽。
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離職干部休養所行政專員王占崗:在川地震、抗擊疫情的重大時刻,她每次總是第一個一次捐款。
而到了自己百歲生日的前夕,老人作了把全部存錢捐獻給國家的決定。
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離職干部休養所行政委員 王占崗:老首長多次找到我們干休黨委,表達自己要救贊的意愿,想把存折里76.3萬元全部用于國家建設,我們建議老首長最多拿出一半用于國家建設,但老首長最后還是堅持拿出60萬元。
經過安徽省紅十字會和江蘇省蘇州市紅十字會的聯系協調,何婉軒老人的善款最終被定向捐贈給她家鄉安徽省的天長中學,用于資助產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
百歲新四軍女戰士 何婉軒:好好學習,聽共產黨的話,跟共產黨走。天天向上,長大了為國家服務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