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當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北半球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這個時空節點,中國的先哲命名為寒露,以表明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邁入深秋,大多數植物進入最斑斕的時期。山丘上“霜葉紅于二月花”;池塘邊“荻花風起秋波冷”;街道旁“冷露無聲濕桂花”;公園內“金風飄菊蕊”……紅色、黃色、金色,各式各樣的樹與花和著高爽的藍天、清冽的空氣,形成了壯觀的晚秋之美。
除了植物渲染出的壯麗秋色,田間地頭也展現出另一番紅火的秋色。“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秋收的作物在寒露時節進入了最后的成熟期,眾多農諺道出此時農事活動依然繁忙,天地間,“奮斗”仍然是人們的關鍵詞。
進入寒露節氣的管轄后,雨季基本結束,但是忙碌與奮斗并沒有隨之停止。愿廣大農人能在“豐收季”收獲滿滿的喜悅和幸福,也愿你我不負韶光、勤奮耕耘,讓奮斗成果“顆粒歸倉”。
出品:揚子視評工作室
策劃:黃鳳 時力強
評論員:李舒曼
制作: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