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月13日人民日報)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示范帶。從“推動”、“深入推動”到“全面推動”、“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四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寄予深切期望,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全面部署,指引長江經濟帶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踐行新發展理念“模范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近8年來,沿江省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思想認識發生重大轉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取得重大成就,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區域融合實現重大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舞動高質量發展“綠飄帶”。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于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手抓破除舊動能、一手抓培育新動能,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沿江省市實現了由原來的粗放型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轉變。2022年,長江經濟帶國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為94.5%,比2015年上升27.5個百分點;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達到46.5%,比2015年增加1.4個百分點。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僅促進區域內經濟發展動能持續增強、潛能不斷迸發,而且有力提升了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繪就黃金經濟帶“工筆畫”。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明確了努力方向和實踐指南。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譜寫新篇章、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樣板、高水平對外開放構筑新高地、創新驅動發展塑造新優勢,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添彩萬里長江壯闊圖景,激蕩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高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