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連網
- 編輯:張愛紅
- 時間:2023-11-05 19:09:45
【連網】(文 楊銳冰 易敏 王程 圖片 王健民 易敏)金秋時節,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的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內,集裝箱車在園區里穿梭,一趟趟班列往返,一片繁榮景象。作為連云港“兩基地一班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承載了連云港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局、尋找發展機會的夢想。
多式聯運一鍵串聯 港航路園無縫對接
以港興產,以產興城。“港產城”相互融合、互相促進的發展模式,對連云港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東西雙向開放的海上門戶,連云港市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這里位于海陸絲綢之路交匯點,共建“一帶一路”、東中西區域合作、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等多重政策機遇疊加。便捷的陸海聯運通道、充足的臨港產業用地、豐沛的清潔能源供給、優質的開放合作平臺和長三角一體化等綜合比較優勢為連云區發展蓄勢賦能。
為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沿海新型臨港產業的發展,2015年4月,連云港市設立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規劃面積44.89平方公里。2021年10月28日,該園區專用鐵路線正式開通。它將園區內河碼頭、公路港、保稅物流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商貿中心、礦石精選中心進一步“串聯”,實現了鐵路、公路、內河、海港、廊道等多式聯運方式集聚,強化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海基地功能。
近年來,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積極融入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全力發展現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不斷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國際合作園區。目前,園區已有企業1600余家,基本建成“公、鐵、河、海”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
如今,在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19公里長的鐵路專用線上,班列往來,將連云港與中亞國家緊密聯結在一起。該園區緊緊圍繞“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建設的使命任務,不斷強化拓展上合組織出海基地服務功能,“公、鐵、河、海”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基本建成,“港航路園”實現無縫對接。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累計完成物流量5116.97萬噸,同比增長13.48%;完成物流業主營收入33.29億元,同比增長47.96%;完成集裝箱量403356標箱,同比增長71.38%。自2019年以來,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已累計完成物流量2.2億噸,物流業主營收入164.8億元,集裝箱量119.15萬標箱。
目前,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已成為江蘇省建設“一帶一路”核心區和先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物流體系四通八達 臨港產業蓬勃發展
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積極融入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在搭建現代物流網絡的同時深耕臨海工業,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產業,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國際合作園區。
日前,江蘇省商務廳發布國際合作發展典型案例,推廣各地國際合作園區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順利入選,成為江蘇省商務廳認定的創新性強、成效明顯的9個省級國際合作園區之一。
在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陸上部分配套升壓站工程建設現場,200余名建設者有序忙碌,大型施工機械揮舞“臂膀”開足馬力工作著。
“高低跨設計的升壓站及儲能項目構筑物已見雛形,陸上部分土建施工基本結束,預計年底具備投運條件,為即將開工的海上光伏場區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礎。”中核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田灣光伏項目經理范軍介紹。
得益于集中成片的沿海腹地和四通八達的物流體系,豐益表面活性材料、三吉利化工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快速成長,正在崛起的新興產業集群也將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行穩致遠。
位于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的豐益油脂科技產業園,是全球最大的酚類產品、AKD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全球唯一的呋喃酚生產園區,其特種酰氯、癸二酸、脂肪胺產品市場份額均位列全球前三。基于港區的大豆、棕櫚油加工不斷向下游延伸的產業集群,產業園以天然油脂、脂肪酸、脂肪醇、甘油等為原料,采用綠色環保工藝,同時配套熱電聯產、光氣、氯堿等稀缺資源項目,生產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劑、特種化學品、添加劑等源于植物基油脂科技產品。基于產業園自成體系、閉合循環的優勢,園區今年新開工項目和在建項目投資約36億元,主要有基礎油化、脂肪酸鹽、氨基酸表活、氯乙酸和白炭黑等項目,預計今年底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產,項目全部竣工達產后,將新增工業產值47億元,新增稅收約2億元。產業園從初始的大豆加工延伸開去,如今已配套生產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劑、特種化學品、環保添加劑等一系列由植物油脂提煉的系列精細化學產品,搭建起的內循環產業鏈為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產品更豐富、配套更齊全的植物基化學品制造中心做出了成功探索。
“接下來計劃利用附近核電能耗產生的蒸汽,引入作為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的熱源,以清潔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綠色發展新突破。”連云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招商局局長宋雪介紹。
當前,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集裝箱作業量、物流業主營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中復神鷹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國信抽水蓄能電站獲省核準,豐樹物流竣工,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
“加快培育朝陽產業,我們正積極打造全國性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核光儲多能互補新能源樣板工程,努力為更好地擁抱世界夯實產業基石。”連云區經濟發展局黨組成員彭晨介紹。
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物流發展部部長劉知斌表示,上合物流園立足于進一步提升連云港作為上合組織出海基地的服務功能,加快推進沿海新型臨港產業高地和“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建設,主動銜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努力成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產業合作的重要國際經濟平臺。
東西雙向互通開放 國際合作緊密連接
今年8月,塔什干海外倉、比什凱克海外倉、雪蘭莪海外倉相繼掛牌投用。這也意味著,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已經在中亞、東南亞和歐洲布局5個海外倉,助力解決跨境電商“走出去”過程中的痛點堵點。
自成立以來,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全力推進東西雙向開放,不斷加強“一帶一路”沿線通道交流合作,深化與上合組織秘書處和上合組織國家的合作。集聚物流業態發展,織密招商引資網絡,先后赴哈、烏、吉等中亞國家和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開展推介交流活動,完成多個重大合作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國際影響日益擴大。
為了保障企業走出去,園區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布局了5個海外倉,與國內倉東西呼應,構建“海外倉+班列”跨境供應鏈模式。這一做法有利于暢通物流通道、集聚物流要素,進一步提升連云港作為上合組織物流中轉出海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現在客戶下單后,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直接本地發貨,縮短配送時間,減少清關障礙;貨物批量運輸,也可降低運輸成本;客戶收到貨物后還能輕松實現退換貨,大大改善了購物體驗。
與此同時,烏茲別克斯坦知名跨境物流企業也在今年9月初與園區達成合作意向,將互投互建中烏汽車零配件集貨分撥基地和集裝箱集結中心。集結長三角汽車零配件,并通過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直達烏方汽車工廠,提供“集貨+倉儲+班列”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進一步拓展國際物流體系,拓展經貿關系。
“上合組織將發展交通運輸合作作為優先事項。”在今年8月召開的中國—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圓桌會議上,上合組織秘書處副秘書長索海爾·汗說,各國正以各種多邊形式開展工作,建設和發展基礎設施,增加南北走廊、中國—歐洲路線、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跨里海國際運輸線等項目的運輸量。這些項目的實施為中亞國家提供了通往國際海港的通道。
向西拓展“西游”路,第三屆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圓桌會議成功舉辦;向東打響“陸橋”牌,加強與日韓等國家經貿往來,擴大文化交流;向南譜寫“湖海”曲,充分利用與無錫濱湖區南北共建契機,做深做細做實產業鏈合作文章。
當前,園區正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推動開放合作取得更大成效,提升上合組織出海基地功能。“我們正加快皮帶機廊道及大宗商品交易基地建設,推動新云臺、海州港等內河碼頭發展;同時提檔升級鐵路場站,加快建設上合集裝箱中心站和集結中心,并推動云港冷鏈物流、進口活鮮保稅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持續優化功能配套。”連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上合物流園管委會對外合作部部長楊艷說。
“近兩年,我們重點暢通物流通道,集聚物流要素,加快打造立足全省、輻射中西部、面向國際的區域性物流樞紐。”談及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的未來規劃,連云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東充滿信心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集中優勢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東聯日韓東南亞、西通亞歐,繼續擴大海外倉布局,拓展公鐵聯運國際班列路線,全力構建‘海外倉+班列’的國際物流聯動模式,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物流體系,提升上合組織出海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