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巧剪窗花龍臨門,妙裁錦繡燕迎春。2024年新春佳節,江蘇省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傾力打造的31家“非遺守望空間”,用戲曲、剪紙、燈彩、舞獅、泥叫叫和點茶等“最鎮江”的符號元素妝點人們的視線,為市民游客送上濃濃的“年味”。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一直以來,鎮江緊緊圍繞長江和大運河文化遺產,充分發揮非遺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旅消費和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作用,積極探索非遺保護傳承利用新路徑,精心打造了31家集“展示宣傳、傳承保護、休閑體驗、交流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非遺守望空間”,為市民游客創新創設了主客共享、有質感、有意趣的非遺體驗新場景,并引導“非遺守望空間”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舉辦200余場各類非遺展示展演、互動交流、參觀體驗等活動,讓市民在活動中暢享非遺購、探訪非遺味、共赴非遺游,充分感受鎮江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新成果。如今每逢周末和節假日,聽梅庵派古琴演奏,欣賞南山霧窯、溢珍堂高端瓷器,觀摩茶藝、插花、燈彩展示展演,已成為鎮江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據了解,為歡度龍年新春佳節,春節、元宵節前后,鎮江“非遺守望空間”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將開展以“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為主題的100余場次線上線下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包括非遺技藝展示、非遺表演、非遺講座等,人們可以親身體驗非遺技藝,在濃濃的民俗氣息中話鄉愁、留記憶、傳習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鎮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九獅圖非遺展示館,人們可以觀看非遺項目展品、圖片,還可以參與非遺研學活動;在西津渡太平泥叫叫傳承點,人們可以親手制作傳統手工藝品;在鎮江夢溪琴社,人們可以參加由琴社各級傳承人開展的古琴教學和演奏活動;在宋聯可點茶工作室,人們可以聽宋代點茶講座,欣賞點茶表演。
這些活動不僅讓人們有機會親身體驗非遺技藝,還通過講座等形式向人們傳遞了非遺保護的理念。通過這些活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保護和傳承非遺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非遺保護中來。同時,這些活動也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促進了非遺的傳承和發展。(通訊員 顧媛 記者 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