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放,引領連云港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

從蘇北小城到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開放,給連云港烙下深深的印記,也催生了豐碩的成果:40年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3.6億元增長到4363.6億元,增長185倍;三次產業結構從50:30:20調整到10:46:44;港口吞吐量從900萬噸增長到3.2億噸。

1984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包括連云港在內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春風拂面,連云港的發展由此揭開了嶄新篇章。“40年間,連云港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城市到臨港工業城市、從曾經的交通‘邊緣末梢’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從‘長在深閨’的海濱小城到美麗文明的幸福名城等歷史性跨越。”連云港市委書記馬士光說,連云港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后發先至”和“打造標桿和示范”的殷切囑托,奮力建設展現中國氣派、江蘇高度的東西雙向開放門戶,積極打造服務國家戰略實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帶一路”重要支點。

雙向開放,聯通世界

4月25日,在連云港港68號泊位,2020臺比亞迪宋pro新能源汽車有序集結,搭乘“BYD EXPLORER NO.1”輪出口至巴西,這一數量也刷新了連云港新能源車單船出口紀錄。

 圖自中國遠洋海運報

從一港通天下,到雙向聯世界,伴隨著隴海鐵路東延而誕生的連云港,港口集聚資源要素的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我國紅土鎳礦、膠合板進出口第一港,位列化肥、煤炭、設備接卸港前5名,整車出口量突破30萬輛,躋身全國機械設備和車輛外貿出口口岸前3名。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葛恒學介紹,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個落地的實體項目,今年一季度,中哈物流基地共開行中歐班列233列,同比增長34.9%。自2013年中哈基地運作以來,總共到發中歐班列5910列,產生貿易額約537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連云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站上了鏈接世界的國際舞臺。依托“兩基地一班列”,疾馳的火車,給中亞和歐洲送去了浙江的窗簾、山東的輪胎、日韓的汽車零配件和書籍,又運出了烏茲別克斯坦的蕓豆、鉀肥,哈薩克斯坦的鐵合金……如今,哈薩克斯坦過境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出口的礦產品、糧食等優勢貿易商品,80%以上通過連云港口岸集散分撥。

雙向開放拉動外貿數字強勁躥升,今年一季度,連云港市外貿進出口達3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2%,增速全省第一。“我們要深化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完善港口基礎配套,建強開放平臺載體,加強務實合作,推動優質開放資源向片區集聚,拓展區域合作新空間,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注入強勁動能。”連云港市市長邢正軍說。

動能轉換,向新而行

先一步開放,便領一步先機。連云港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路向“新”而行,持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康緣藥業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圖自新華網

走進康緣藥業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700多臺套智能化設備正緊鑼密鼓地運行,復雜的中藥提取制造過程如今已基本不需人工操作。在控制中心輕點鼠標,康緣藥業的一款“拳頭產品”——熱毒寧注射液便能實現穩定生產。

“10年前,我們的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就被工信部評為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該公司生產部總監徐殿紅說,建立中藥制藥過程知識管理系統進行智能化生產,能夠確保質量穩定均一、藥品安全有效。

持續不斷的創新,推動連云港醫藥產業實現了大踏步的發展。目前,連云港生物醫藥產業已累計獲批1類新藥19個,約占全省1/2、全國1/8,均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僅2023年涉外技術輸出就超56億美元,從“中國新”邁向“全球新”。

全國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基地開工,建設全球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國家大科學裝置填補國內空白,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加快建設……創新已成為連云港實現“后發先至”的強大動力。

濃厚的創新氛圍和研發環境,吸引了一批科創型企業主動落戶。連云港數字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知名的無人機企業,去年5月落戶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連云港擁有完整的碳纖維及其前端產業鏈,具備山河湖海全面的無人機測試環境,并且在連云港市科技局的牽線下,我們順利和太湖實驗室、716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洽談,未來可以進行水陸兩棲方向無人機產品的合作研發。”該公司副總經理于曉霏說。

江蘇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是全省三大片區之一,這里有港、有產、有城、有陸橋,創新發展空間巨大。掛牌5年來,連云港自貿片區探索“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等制度創新,從審批、稅收等環節提升服務效率改善營商環境,累計形成具有連云港特色的制度創新成果177項,片區內新增經營主體超2萬家,較獲批前增長18倍。

工業立市,攀高圖強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石化產業如今是連云港的一張亮麗名片。

2009年,徐圩新區所在地還是一片荒蕪的鹽灘,如今,這里已躍升成為連云港重要的工業經濟板塊和江蘇沿海發展強勁的經濟增長極。“2023年,徐圩新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811.7億元,同比增長116.2%;工業應稅銷售收入1739.6億元,同比增長157.4%。”徐圩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盧忠寶展示了一組亮眼的數字。

在這里,傳統的石化產業正實現邁向更高端的轉型升級。

盛虹石化EVA裝置里,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光伏EVA產品粒子在生產線上高速傳輸,日產能達千噸。“別看這一枚小小的粒子,生產技術要求極高,在我們成功實現量產之前,國內市場90%以上的需求都依賴進口。”盛虹石化聚合物事業部總經理張慶雨說,通過技術攻關,企業自主研發的光伏級EVA產品的關鍵指標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級EVA生產基地。

在這里,“最”字頻繁出現。國內單流程規模最大的1600萬噸/年原油加工能力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全球單套甲醇處理量最大的斯爾邦石化24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還有正在打造形成的百萬噸級丙烯腈生產基地、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生產基地、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生產基地等多個全國乃至全球“之最”,都在為連云港的跨越發展蓄能。

連云港堅定不移推動“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在鹽灘上崛起了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中華藥港”揚帆起航,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電商、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強勁起勢。“如今的連云港,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特色優勢更加彰顯、體系能力更加健全、動能活力加速匯聚。全市上下將拿出奮楫新征程的進取姿態、鼓舞揚帆再出發的豪情壯志,建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貫徹協調發展理念,加快縣域崛起步伐,扎實推動高水平開放不斷開創新的境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馬士光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程長春 吉鳳竹 通訊員 張新語 謝丹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