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從“炭”路到“碳”路 ,看徐州如何走好綠色發展轉型之路

本報記者 吳云

日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建設方案》,組織開展城市、園區、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建設。記者從徐州國投集團彭城碳資產運營公司了解到,徐州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公共服務平臺已經搭建完成,初步具備了碳排放、碳資產統計及對高耗能企業、外貿企業提供碳服務的能力。

今天是全國低碳日。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有著100多年煤炭開采史的徐州,如何走好從“炭”路到“碳”路的探索之路?

用活綠色金融市場化手段

在邳州市戴林線和沂蒙山路交叉口,一座占地118畝的新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格至達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的新廠區。“新廠區的建成,得益于我們碳資信評級后獲得的銀行貸款支持。”該公司負責人說。

去年5月11日,徐州召開淮海經濟區數字化碳管理體系暨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啟動大會。碳資信評價體系聯合江蘇銀行徐州分行、徐州農商行等6家金融機構,以高額度、低利息做貸款授信,激勵工業企業“碳維度”評價及高質量轉型。經認定,格至達自主開發功率半導體IGBT分立器件并聯技術,成本降低30%,電控成本降低15%。項目配套光伏發電,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358噸,因而拿到了全市首張企業碳資信等級證書“0001A”號。

格至達在獲得碳資信等級證書后,江蘇銀行邳州支行根據評級結果,為其新增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元,利率優惠20個基點,另外還提供了8000萬元項目貸款,用于該公司新廠區的基礎建設和一些設備的增加與投入。

2023年,徐州碳資信評價體系累計評價客戶123家,出具評價報告35份,助力企業客戶獲得銀行授信2.59億元。今年以來,碳資信評價體系又開始了新一輪調研,聯合徐州農商行推出“碳易融”產品,落實“雙碳”行動,助力美麗徐州建設。

徐州各家金融機構也在不斷激發綠色金融活力,通過各自的方式為綠色企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優質融資服務,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綠色產業領域。截至2023年末,全市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721.01億元,較上年度增長40.73%。

拉響科技創新關鍵引擎

去年12月8日,江蘇省新型能源體系示范啟動暨徐州市綠色低碳能源產業發展推進大會舉行,江蘇省新型能源體系示范正式啟動,42個重大新型能源項目現場簽約。項目包含綜合能源戰略合作、電源類、電網類、負荷類、儲能類、新能源應用類等。電源類項目共有11個,其中,華潤徐州火電機組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80億元,建設60萬千瓦級大型高效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

“企業必須通過創新和技術進步來主動應對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挑戰。”在中國礦業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桑樹勛看來,不論是能源替代、產業轉型、電氣化,還是節能提效、工藝改造、碳匯和碳去除,最終都是要依賴技術創新來實現。

最近,三河尖煤礦特殊空間資源綜合評價及協同開發利用項目有了新進展,野外地質采樣、化驗等勘查工作已經結束,進入了室內科學研究階段,年底有望竣工。這是全省首個關閉煤礦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和采煤塌陷區生態修復相結合的礦地融合試點項目,其原理是捕捉到二氧化碳后,通過管道技術將超臨界態(氣體和液體之間的狀態)二氧化碳注入到密閉地層中,待技術成熟后也可以拿來利用。

回收二氧化碳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彭城碳資產運營公司與南京浦世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承接了“基于鋼渣固廢的煙氣二氧化碳直接礦化利用技術集成科技示范”項目。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高碩告訴記者,該項目開展以鋼渣為代表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負碳資源化利用研究,創新形成“CO2固定—固廢高值材料化利用—多元廢棄物協同處理—工業循環利用”等一舉多得的減廢降碳關鍵技術,變廢為寶。

徐州國投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除了遍地開花的風電、光伏項目,還以節能改造項目為切入口,為各類公共機構、各大園區、高耗能企業提供包括清潔能源、節能改造、儲能等在內的綜合能源服務,滿足多元化的能源需求。

“我們同時積極探索布局新型儲能及氫能產業,正在推進徐州鐵礦集團場地內建設1.25MW/6M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項目建成后為徐州鐵礦集團在用電高峰時提供供電服務,預計今年9月可完成項目建設并投入運營;與中石化徐州分公司、豐縣城投公司利用徐州建滔能源公司的焦爐煤氣資源,共同合作開發焦爐煤氣制氫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年產氫氣約2000噸/年,有望作為周邊用戶的供氫基地,當前正在開展項目可行性及商務洽談工作。”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

開啟數字化與綠色化雙向奔赴

3月5日,協鑫科技召開首次碳盤查啟動大會,將通過系統盤查包括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內各個基地溫室氣體的排放情況,精準把控各項生產環節甚至包括行政工作的碳排放源頭,為后續的碳減排規劃和全面的碳管理提供關鍵的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到2025年底,協鑫顆粒硅現有生產基地將全面升級為近零碳科技園區、數字園區,以碳中和示范園區的姿態詮釋綠色價值。

實現“雙碳”目標,可以說是一場數字化與綠色化的雙向奔赴。

今年年初,徐州市科學技術局公布了2023年度市政策引導類計劃(創新引領示范專項)項目評審結果。彭城碳資產運營公司牽頭申報的“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成功申報并獲批,將率先在徐州市開展碳管理建設試點示范,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底數、碳排放強度控制、碳排放發展趨勢、企業在“雙碳”背景下如何制定自身的碳減排目標及碳績效、園區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實施路徑等,助力地方政府、企業有效應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隨著徐州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徐州已初步具備碳排放、碳資產統計及對高耗能企業、外貿企業提供碳服務的能力,能夠幫助企業明確碳排放源,做好碳減排規劃。當前,彭城碳資產運營公司正在推動平臺上線至徐州市綜合性企業服務平臺,為更多企業提供服務。

“雙碳”轉型之路道阻且長。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徐州仍然面臨著困難與挑戰。比如政策變化對產業投資影響較大,政府激勵與監管力度有待強化,企業綠色轉型意識及投入不足等等。

“發展和減排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一個辯證統一體。”桑樹勛分析,不能因發展而濫排,也不能為了減排而不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不但生產是綠色的,未來人們的生活也是綠色的。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每個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