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 王緣 通訊員 顧楊樂)綠水青山就是民生福祉,藍天白云也是幸福底色。近年來,南京江北新區將民生幸福指數與人居環境關系起來,全力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繡花功夫”為山水街巷開啟“美顏模式”,不斷改善居住環境,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色更足。
描繪“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實景圖
水環境是人居環境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清澈的水體和良好的水質是居民健康生活的保障和基礎。近年來,江北新區緊緊圍繞“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建設目標,把水環境治理、河湖建設、長效管護等擺在突出位置,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提亮生態底色。
為了打贏這場“碧水保衛戰”,江北新區分階段、分步驟地對轄區的江河實施環境整治提升,通過控源截污、清淤清雜、堤防加固等方式,有效改善了水質環境。“三分在治理、七分在養護”。水環境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除了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是關鍵。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江北新區積極推動河道巡查,實現“條條河道有人巡,段段河道有人護”。
在此基礎上,新區縱深推動河道、綠道貫通聯通,打造出一個個“家門口”的休閑樂園,滿足了居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臟亂的煤港碼頭變為一江碧水向東流的“秀帶”,灰土滿天飛的粉煤灰堆場變為有島有湖的杏湖公園,惡臭撲鼻、全無綠樹的朱家山河變為綠樹掩映、白鷺翩飛的散步圣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家園實景圖,讓居民們直接可感可觸可享“生態福利”,在城市里擁抱綠色、享受生活。
制定“路通、車暢、道凈、街靚”路線圖
大街小巷關系著城市的“顏值”,更關系著居民的幸福生活。為了將“煩心路”變成“幸福路”,江北新區將打通“斷頭路”、暢通“主動脈”和出新背街小巷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清單,成為每年必做的一項常態化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今年,江北新區頂山街道就將打通浦光路“斷頭路”列入了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這條“斷頭路”位于浦光路和浦鎮大街交界處,道路整體比較窄,加之臨近小區、小學、幼兒園等人流密集場所,經常給學生和家長帶來通行困擾。進行改造后,“斷頭路”變成了一個“丁字路口”,極大程度提升了車輛通行的效率,減少車輛繞行,方便了市民出行。
除了暢通路面,江北新區還在道路的“顏值”和“內涵”上下功夫,持續加強道路的后期管理、修整和美化工作。修整路面、美化建筑和景觀、重新規劃停車區域、挖掘并利用邊角閑置空間資源、增加停車位、增設非機動車充電設施……今年,江北新區對一批背街小巷開展整治出新,打造了鳳南商業街、九村東路、園芳路、泰年巷4條精品街巷,讓一條條藏身于城市深處的煙火街巷更加干凈整潔。
勾勒“草綠、花香、趣濃、境幽”游園圖
改善人居環境不光著眼于城市的美化與整潔,更要深入到居民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近年來,江北新區將改善人居環境的觸角延伸到居民的“家門口”,致力于打造讓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更高的休閑綠地,因地制宜地進行口袋公園打造,努力實現開窗見綠、出門游園的宜居環境。
幾何樂園、花予公園、莫煩公園、三萬區公園……今年以來,江北新區一批口袋公園陸續亮相,將原本環境不盡如人意的城市邊角地“一鍵美顏”,打造成為休閑打卡、健身娛樂、散步遛娃的好去處。這些口袋公園內栽植了多種草木,綠草如茵、花香繚繞、四季皆有風景,還設置了健康步道、童趣樂園、生態休閑等幾大板塊,為周邊居民提供一個家門口休閑運動的好去處。
開窗見綠、抬頭賞景、移步聞香……這是大多數居民對口袋公園的評價。口袋公園雖小,卻是居民們“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好去處,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一幅幅幸福圖景點綴在城市角落,一個個甜美笑渦綻放在居民臉龐。未來,江北新區還將繼續改善人居環境,為群眾締造更加靚麗、宜居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