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繁華背后,離不開千千萬萬農民工的默默耕耘。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的意見》,為農民工的權益保障和城市融入帶來了新的契機,也為城鄉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拓寬就業新渠道,煥發農民工多元活力。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就業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長期以來,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建筑、交通運輸等傳統行業。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業正蓬勃興起,蘊藏著巨大的就業潛力?!兑庖姟诽岢?,要擴大這些服務業的就業規模,支持和規范新就業形態的發展。這一政策導向,為農民工打開了全新的就業大門。以家政服務業為例,目前從業人員約3000萬人,市場需求卻高達5000萬人,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訓,農民工完全可以在這一領域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他們既能滿足城市居民對高品質服務的需求,又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提升。同時,養老、托育等行業的發展,不僅為農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也為解決社會老齡化、少子化等問題提供了助力。加強技能提升,是農民工適應新就業形態的關鍵。政府和社會應該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和平臺,幫助農民工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支持返鄉創業熱潮,激活鄉村振興引擎。在外務工多年,不少農民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能和一定的資金。他們回到家鄉,不僅帶來了資本,更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廣闊的視野。《意見》強調,要支持返鄉創業,優化創業政策環境,加強返鄉創業載體建設。這為農民工在家鄉施展才華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鄉村有著獨特的資源和優勢,農民工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手工藝品等產業。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擴大縣域就業容量,壯大地方經濟。他們的創業,不僅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也能帶動當地群眾一起致富,共享發展成果。優化創業政策環境,是推動返鄉創業的重要一環。政府應當在融資、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返鄉創業者更多的支持。
織密權益保障網絡,護航農民工幸福生活。農民工為城市的繁榮發展貢獻了青春和汗水,他們的權益保障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兑庖姟访鞔_提出,要規范企業用工管理,保障勞動報酬權益,維護社會保險權益。首先,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有效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避免因口頭協議導致的勞動糾紛。其次,以工程建設等領域為重點,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切實解決農民工的“血汗錢”問題。再次,積極推動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讓他們真正享受到社會保障的溫暖。此外,通過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解決他們的居住難題;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加強醫療服務,讓他們在生病時能夠及時得到救治。這些措施,將全面提升農民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農民工既是城市的建設者,也是城市的居民。通過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讓農民工在城市找到歸屬感,激發他們的干事創業熱情,形成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郭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