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創業之路 雙城追夢丨你好!我來自1999



25年前,澳門回歸祖國懷抱。一股溫暖的春風,拂去了歷史的塵埃,為澳門和內地青年鋪開了嶄新的發展舞臺。從1999到2024,踏著時代浪潮,他們身處不同的經緯坐標,卻有著相近的夢想、共同的期待;他們滿懷憧憬“雙向”奔赴,在廣闊天地中交往交融、書寫精彩。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在江蘇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推出雙城雙人系列融媒體報道《你好!我來自1999》,講述澳門青年與內地青年同心同向的奮斗故事,記錄澳門與內地共榮共進的生動實踐。


“老板,澳覓喊你送外賣了!”這句聽來有點“吵”的手機提示音,是39歲的江蘇青年王可光的起床鬧鈴聲。作為澳門規模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澳覓”的首席技術官,每天一睜眼,他就要打開手機,閱讀成百上千的平臺運行日志,開啟他平常而又忙碌的一天。



另一邊,土生土長的澳門青年吳鴻祺,正在從澳門的家中開車過關,只花了20幾分鐘,就抵達了自己位于廣東橫琴的博維珠海子公司樓下。在橫琴七年,吳鴻祺的科創業務早已從單純的網絡安全服務拓展到了數字產品和腦機接口開發等更多的科技領域。



兩位“85后”創客,一個從揚子江畔一路向南,把內地最先進的互聯網應用商業理念和最便利的網絡生活方式帶到澳門;一個從濠江之濱北上創業,全面擁抱內地發達的科創理念和領先技術,在大灣區共同演繹著精彩的雙城奮斗故事。

夢想,就從做第一開始

回憶起25年前澳門回歸的場景,當時作為學生腰鼓隊隊員參加表演的吳鴻祺依舊難掩興奮,“1000名學生分組排列成一九九九這四個字,表演當天氣溫比較低,但是鼓聲一響,所有人都精神抖擻起來。”



回歸祖國,為澳門帶來了新生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吳鴻祺的印象中,澳門仿佛插上了翅膀,經濟民生、教育文化、社會治安各方面發展日新月異。正因如此,他滿懷信心地把自己事業起點放在了澳門,在2014年加入博維創始團隊,負責網絡信息工程建設和網絡安全服務。



吳鴻祺(右)與工作人員解讀最新創業政策

但吳鴻祺很快就意識到,澳門的市場空間對于像博維這樣的科技企業來說,發展非常局限。2017年,團隊將目光投向了與澳門一河之隔的廣東橫琴——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新興經濟特區,毅然決定在這里創辦博維珠海子公司,將網絡安全業務擴展到內地市場。“大灣區是創業的熱土!還有更廣闊的市場!”吳鴻祺興奮地說,“這個決定是做對了!”如今,珠海子公司不僅擁有整個博維最大的網絡安全中心,還成了最大的技術研發基地和未來業務儲備基地。

同樣談及對澳門回歸的印象時,當時還是個初中生的王可光對《七子之歌》的旋律始終念念不忘,縈繞心頭。那時的他并不知道,這顆悄然埋下的種子會有一天在澳門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王可光在第十四屆蘇港澳青年發展論壇做創業經歷分享

2015年,內地電商行業如日中天,大眾點評、美團等電商平臺引領著互聯網應用的新潮流。但第一次來到澳門的王可光卻發現,這股浪潮并未席卷澳門。已在南京一家大型通信企業工作九年的王可光,毅然做出了辭職南下的決定。“那時我們覺得澳門到處都是機會,那為什么不做澳門第一個呢?”

正是這份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王可光與合作伙伴共同創辦了“澳覓”。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只用了短短8年時間,他們就把“澳覓”從澳門第一家外賣平臺,做成了澳門規模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目前,“澳覓”吸引了2000多家商戶入駐,超800萬用戶下載使用,每天處理訂單5萬多張。

筑夢,在探索中壯大

隨著博維珠海子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吳鴻祺很快發現,內地在互聯網技術的科研能力、應用水平、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整體環境和實力都遠超他的想象,這也為博維向著更廣闊、更多維的科創領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開拓空間。

記者采訪這天,在位于珠海子公司的博維腦機接口技術體驗館里,研究人員正在對腦電波控制的輪椅進行測試。作為目前最重要的未來儲備業務,這項處于前沿的腦機接口技術由博維跟廣東省智能院院士團隊組建的聯合實驗室開發。技術人員介紹,這套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設備可以幫助殘障、失能的人士更好實現自我照護跟自我價值體現。



吳鴻祺與工作人員測試腦機接口設備

“現在我們珠海子公司團隊人數已經超過了100人,并且承擔了全公司的技術研發任務,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場景不斷被開發出來,博維的未來發展也有了很多可能。”吳鴻祺說。

而在澳門,王可光也正在探索“澳覓”發展的無限潛力。“澳覓”上線之初,團隊嘗試了打車、新零售等多個領域,最終“試”出了外賣、團購這兩個核心業務。他早年在江蘇積攢的人脈資源也派上了大用場,直到今天,一支駐扎南京的研發團隊仍在為“澳覓”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與創新動力。



王可光(左二)與澳覓南京研發團隊舉行視頻會議

平臺運營需要便捷的電子支付方式支持,那時澳門這方面才剛剛起步。王可光和團隊成員一起,用三年時間,把澳門所有主流銀行都對接了一遍。“可以說推動了澳門整個線上支付往前進了一大步,希望我們能被澳門的移動發展史能銘記。



王可光(左一)走訪受扶持的澳門商戶

對于那些在澳覓平臺上開創事業的商戶們,王可光也想盡辦法予以扶持。最近,澳覓又推出了一個中小商家的扶持計劃,為面臨困難的商戶派發現金獎勵,提供額外的流量扶持。“我們淋過雨,也想給別人撐把傘。”王可光說。

追夢,融入灣區順勢而為

2018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大灣區融合進程進入加速度;2019年,國家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大灣區一時春潮涌動,處處鳴響著創業的號角。

大灣區政策優勢、人才資源,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博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想象空間。2022年,吳鴻祺帶著公司又新設立的數字產品開發團隊,與澳門文化局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了大三巴VR體驗館。這一創新項目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地與大三巴牌坊的歷史進行互動,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澳門的獨特魅力。作為澳門人,吳鴻祺對此深感自豪,“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這樣的項目,通過科技手段讓世界對澳門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大三巴VR體驗館的成功,也讓吳鴻祺意識到,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如果將這些寶貴的資源與現代數字技術相融合,定能講述出更加生動、精彩的大灣區發展故事。

“我們也看到了新機會!”王可光告訴記者,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出口都是在珠海。“所以我們想的是,澳覓的用戶,他們到珠海之后,能不能繼續用澳覓在珠海消費?”

于是,“澳覓”開始向內地反向擴張,又將業務拓展到了珠海。今年6月,“玩轉珠海”版塊在“澳覓”手機APP上全新上線,目標就是鎖定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形成的大量從港澳北上的人流。



王可光(右)在珠海推廣澳覓

王可光告訴記者,雖然該版塊剛推出不久,但正在不斷吸引珠海商戶入駐,成長速度很快,而一些入駐的熱門商戶每月也已經能接到上千訂單。

在王可光看來,“澳覓”是沒有邊界的:“澳門是第一站,整個大灣區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25年前的澳門回歸,為王可光和吳鴻祺帶來了一個共同的創業起點;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又讓兩人殊途同歸,共同匯入了大灣區開放融通的歷史洪流。在這股洪流的推動下,他們的創業之旅從零起步,順勢而為,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愿景,希望自己的奮斗故事能帶動更多的青年——無論來自內地還是港澳,都能用自己的熱情與堅持,開創出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也為祖國發展譜寫最動人的新時代青春華章!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