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場意義非凡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當天,記者采訪江蘇多家民企負責人,從他們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的熱烈反響中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發展思路:政策暖流激蕩起“闖”的浪花,戰略定力沉淀出“創”的河床,內生動力匯聚成“干”的洪流,江蘇企業正堅定信心劈波斬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迎來大好機遇:政策暖流鼓起企業闖勁
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強化執法監督……受訪的江蘇民營企業家一致認為,此次座談會釋放出諸多利好信號,為民營企業帶來了充分的發展機遇。
當政策暖流遇見企業闖勁,便催生出“1+1>2”的乘數效應。
“總書記的話,給我們吃下定心丸!”作為江蘇本土民營企業代表,恒力集團董事長、總裁陳建華參加了此次會議。成長為“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全產業鏈發展的全球百強企業,恒力集團一路敢想、敢干、敢闖、敢試,2024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715億元。“作為企業,就是要闖在前面,要頂得上、靠得住,為國家、為行業,多作貢獻!”陳建華說,恒力集團將繼續發揚“闖”的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世界一流船舶建造基地與石化產業基地,推進石化、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江蘇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磅政策接連落地。1月,《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出臺;3月,《關于進一步強化民間投資支持不斷激發活力的通知》印發;9月,《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明確提出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發展機遇正轉化為產業變革的澎湃動能,一批批“敢闖”的民營企業正在涌現。在銀河航天南通衛星智慧工廠里,井然有序的產線上,一顆顆衛星正在批量地按節拍生產。銀河航天南通衛星智慧工廠是我國首個立足長三角地區具備完整承研資質的衛星智能制造工廠。傳統衛星裝配方式以手工為主,一個艙板幾十顆銷釘的粘貼需要一天的時間,而在這家工廠里,團隊創新采用三維模型投影的先進技術,效率提升90%以上。
在會議現場聆聽總書記講話后,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說:“我們已成功發射了自主研制的20余顆技術先進的衛星,構建了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小蜘蛛網’,將繼續推動大國重器級別的科技創新,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融合發展,抓住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機遇。”
“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總書記的講話讓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深有感觸,作為一家深耕高端消費電子和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型公司,追覓掃地機器人、智能洗地機、無線吸塵器、高速吹風機四大品類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行業領先,已累計服務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覓將持續探索未來智能電器產業生態,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創新給生活帶來的幸福感。
保持發展定力:在堅守本心中實現轉型突圍
過去,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江蘇民營企業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敢為人先的勇氣,在多個領域闖出一片天地。如今,盡管全球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江蘇民營企業信心滿滿,他們認為,總書記的講話為他們注入了動力,將時刻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而當“不變”的產業根基遇上“必變”的技術革命,便催生出“1+1>2”的韌性。
在紅豆集團智能車間,多條流水線“并軌”運轉,一組組數據在工廠數據大屏實時跳動著。去年,第2代“紅豆0感舒適襯衫”,累計熱銷超170萬件。這家堅守實業68年的企業,在柬埔寨打造“雙子星”智造基地,跨境電商GMV翻番增長,卻始終未離“一根紗”的主航道。
在座談會上,總書記勉勵民營企業家們,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這讓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信心倍增,“紅豆集團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堅守實業、專精主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堅持干字當頭,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以實績實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紅豆力量’。”
增強內生動力:大顯身手開辟新天地
2024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7.98萬億元,占GDP比重58.2%,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進出口成為突出亮點,其中全省民間投資占比66.1%,穩居全國第一……數據的背后,是江蘇民企“向內求突破”的戰略共識。
當外部因素的復雜多變,遇見企業持續鞏固的內生動力,便催生出企業“1+1>2”的進化升級。
“成功不是等來的,是干出來的!”在位于南通的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每一片防火貼片經過絕緣膜封裝、加壓加熱等程序后,發往上汽、吉利、寧德時代等30多家新能源企業。奧創特新(南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曉燕欣喜地說,去年7月,奧創在南通崇川經濟開發區投產,半年就在新能源行業內嶄露頭角,產值超千萬,在手訂單突破3億元,當前公司年產能達200萬平方米。“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以‘敢闖敢干’的精神,為崇川打造長三角創新高地貢獻民企力量!”
盡管外部的環境依然充斥著不確定性,但得益于企業的“內生動力”,江蘇豐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然可以從容應對,去年企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20%。
在公司副總裁范佳昕看來,“聚焦創新”“拓展布局”“產業升級”成為企業的成功密碼,“我們堅持不少于主營收入的5%用于研發投入,立足飼料機械主業,探索糧油食品行業增量。我們將繼續壯大研發團隊,不斷拓展新領域合作,依托豐尚智慧園項目,將配置全球領先的糧油飼料、食品成套裝備生產線,打造集智能化、數字化、雙碳發展理念和智慧園解決方案于一身的智慧工廠。”
焦點科技旗下中國制造網“2025超級出海季”籌備也進入了倒計時,自春節復工以來,平臺商機大漲49%,焦點科技正在加快布局:平臺將與海外50多家商會合作,開展數百場展會及商務采洽活動。
焦點科技副總裁、中國制造網總裁曹睿說,焦點科技將持續投入核心能力建設,加大對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投入,進一步優化平臺服務能力,助力更多中國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曹曉燕辦公桌上擺著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二等獎證書,揚州豐勝糧食儲備及食品智能裝備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中國制造網一場又一場的線下推廣計劃,這些微觀場景拼合成江蘇民企“內生動力覺醒”的宏觀圖景。正如采訪中一位專家提到的,內生動力不是自然生長,而是制度創新+市場倒逼+敢闖敢干的企業家精神共同催化的化學反應。這場靜水深流的進化,正在改寫民營經濟的基因序列。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愿 張珺 丁威程 盛崢 實習生 李軼嘉